第067章(4 / 12)
物,她想借着他的地位身份让十一受到最好的教育,有这点要求也算正常。
说起来这些年李五几乎没有跟他讨要过什么,即使讨要了,也都是为了她的弟弟。既然李五提出来了,那么这件事无论如何,他李继勉都会办到。
第二日李继勉便去了政事厅,向左相汇报了禁卫二营的建设情况,听得左相心花怒放。原本皇城中一个禁卫军都没有,这李家公子一来,一下子连二营都组建起来了,对这些忠心于李氏朝庭的大臣来说,实在是个好消息。
说完了正事,李继勉道:“左相,勉这里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左相可以帮勉一个小忙。”
“李大人但说无妨。”
“是这样的,勉家中有一个幼子,正是求知学识的年纪,勉想送他到浮川书院中入学。听说左相大人曾在浮川书院任教,所以想请左相大人拟写荐书一封,好让我家幼子可以顺利入学。”
左相道:“不知这孩子是李大人的什么人?”
李继勉道:“是我捡到的一个孩子,一直带在身边,十分聪慧,所以想让他上个好学堂,免得耽误了。”
左相摸了摸胡须道:“李大人,恕老夫直言,这孩子若只是大人身边的下人,这身份无论如何是进不了浮川书院的。虽然历经战乱后,浮川书院一度濒临解散,对招生的要求也降低了许多,但有一个书院建立之初就立下的规矩绝对不能破,那就是非士族子弟不得入学。”
“没有变通之法吗?”
颜景善“呵呵”一笑:“今天李大人特地为了这事来求我,我怎么可能拂了李大人的意思,变通之法自然是有的,只要李大人将那孩子收为义子,以你李大人的义子身份示人,我再向院长写下一封推荐信,连入学考试都不需要,即刻就能入学。”
李继勉一愣:“让我……收他为义子?”
颜景善道:“怎么,李大人并不愿意收那孩子为义子?说白了,浮川书院就是给朝庭大臣还和王公子女专门办的贵族学院,其实这洛阳城中还有不少很好的书院,并非一定要去浮川书院,要不老夫给李大人推荐推荐别的学院?”
李继勉道:“不用了,那便以我李继勉之子的身份入学吧,还请左相费些笔墨,写下荐书。”
颜景善道:“好好,你放心,这件事就包在老夫身上,定帮你把这事办妥了,你赶紧去把户籍改好,过几天就可以带着儿子入学了。”
李继勉听着“儿子”那两个字,怎么听怎么别扭。虽然唐朝收义子之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