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咱们(2 / 3)
对岸。好在排一半回头的人不少,倒没印象中那么挤。
渡轮在鸣笛声中,晃晃悠悠地开往江对岸。
许是还早,江面上的水汽尚未散去,看过去雾蒙蒙的。
“这会儿还早,下了船咱们先去国营菜市场瞧瞧,赶得巧兴许能碰上卖鱼。”
其实渔场就在码头附近,可捕捞上来的鱼却得通过国营菜市场往外供应,而且还限量,还得凭票。每天捞几条、卖多少价都得按上头的规定来。这会儿可没有养殖一,都是野生打捞,所以得给鱼群繁衍的时间。
所以一般就家住菜市场附近的城里人能经常吃上雁栖江的鱼,还不是天天,因为买鱼也需要票,没票就吃不上了。
可饶是如此,由于户多鱼少的缘故,每天拿出来的鱼,一忽儿工夫就能抢完。好像这鱼不要钱不要票似的,比猪肉还紧俏。
乡下虽然有河,河里有鱼,但大的就比巴掌大了一刨花,而且往往要等秋收完了才起河底、按工分分配。平时也就捡捡田里的泥鳅、黄鳝解个馋。哪及江里捕上来的大鱼吃起来鲜美又过瘾?
因此,总能看到个别头戴草帽、身披蓑衣的壮年汉子,肩挎背篓,候在菜市场门口,声追问买到鱼的城里人:“要不要换黄鳝?要不要换泥鳅?早上才抓的,壮实得很……”
“可咱们手上没鱼票啊。”清苓靠近他声。
“咱们”俩字,愉悦了向刚。
“我有办法。”他含笑。
清苓秀气的鼻尖微皱:“你可别干傻事啊。想吃鱼的话,回去咱们绕山道走。”泉水潭叉上来的鱼,不也很鲜美?何必舍近求远跑县城买。花钱不,票从哪里搞?
向刚心里有了主意,但笑不语。
约莫一刻钟后,渡轮抵达江对岸。
船舱内又是一通拥挤。
向刚护着清苓,顺利挤出船舱、下到码头。
这时,朝阳才刚从东边的江面露出半个头,光芒撒在水平面上,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晕。
清苓抬起手,挡在额前,仰头看城门,石头磊建的城门无处不透着古韵,默默地驻守在此处,迎来送往千百年。
“宁和。”清苓逐个字地念出县城名。
宁和县规模不大,徒步绕城一圈,也用不了一天。
两人商量着先去国营菜市场看看,接着去收购站卖草药,最后是供销社采购之旅。
国营菜市场里无论荤、素、豆制品,都需要票。
清苓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