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传家宝又多了一件(2 / 3)
没有封面的楷字帖,瞅着貌似是前朝古物。赶紧收到背篓。留给子孙后代的传家宝又多了一件,哦呵呵呵!
有金在筐里分担重量,大半竹筐的书背在肩上一点不觉得吃力。
收购站出来,日头已经偏西。
赶去码头的路上,遇上了供销社出来的刘继红和许丹。
这两人自从林杨走后,倒是亲热得跟姐妹似的。
看到清苓,许丹状似热络地打招呼:“盈芳,你也来县城了啊?咋不早点,不然咱们还能做个伴。”
刘继红则踮脚想看清苓背篓里的东西:“啥东西呀?还盖着布头,神秘兮兮的。”
清苓微微侧了侧身,笑着:“没啥,师傅让我去收购站卖了些草药,顺便换了几斤旧报纸。”
确实有一刀旧报纸,却不是师傅叮咛的,而是为了遮那些书,特地花了五分钱买的。
一听是旧报纸,两人顿时没了兴趣。
刘继红嘀咕了一句:“几斤旧报纸也值得拿布遮着。”却也没再围着这个话题不放,而是起今天在供销社的收获。
得意地昂着下巴向清苓显摆:“瞧见没,新到的丝带,一角二一尺呢。这么一段,花了我两角钱。”
清苓看了点点头,丝带确实挺漂亮的。
“让你对象给你买呗。”许丹胳膊肘撞撞清苓,笑容暧昧地提议,“你对象不是给你寄了不少票吗?下回让他再给你寄点钱呗。听当兵的每个月有四十块钱的津贴,比工人工资都高,是不是真的?你有没有问过你对象?”
清苓每次拆阅向刚的信都是在家里,也不知许丹是怎么知道的。多半是道听途,否则咋不知道向刚还给她寄了钱?
想起往社长家送烟酒票那次,出来碰到江口埠的社员上门找社长,保不齐就是他们听了一耳朵,而后一传十、十传百的,搞得全大队都知道向刚给她寄票的事了。
幸亏只知道向刚给她寄了票,要是知道向刚还给她寄了钱,整整六十元,指不定传成什么样。
“我也是听社长媳妇的。”许丹见清苓表情有点怪,心较比干多一窍的她,立马解释,以摘清自个的立场,“她夸你对象大方呢,人都回省城了,还寄来烟酒票托你转送,为此,她回了一条大筒骨给你是不是呀?”
清苓了然地“哦”了声,敢情是社长媳妇自个吐露的,许是觉得回了条大筒骨,心里不舍,不憋得慌。
坦然地笑笑:“刚子哥是感谢社长、书|记他们对他的帮助,回去后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