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临场发挥”很满意(2 / 3)
找向二婶问问,看能不能匀到几斤糯米。要酿酒,家里那点糯米可不够。早知平时就不奢侈地煮糯米饭吃了。
粮站出来,顺脚拐进边上一条弄堂,心地避过湿滑的青苔,沿着弄堂慢慢地溜达,纯粹是消磨时间。
“姑娘!”隔着一段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爷冲她招手。
清苓不解地走上前:“大爷您叫我?”
“对对对,就是你!”老大爷欣慰地笑着,趁这个点弄堂里没人,掏出怀里一个布包,塞进了清苓背上的空篓子。
“姑娘啊,上次得亏了你,没让家里断粮,好的换,你咋就丢下米跑了乜?”
清苓听他这一,也想起确实有这么回事儿,立马猜到老大爷塞进背篓的应该就是那天想给她的龙凤呈祥碧玉簪,卸下背篓想把布包还给对方,被大爷按住了。
“姑娘,收下!我老伴儿也这么,家里人吃都吃不饱,留着这些身外之物有啥用。你送的米让咱家接上了粮,那是比真金白银都大的恩情。”老大爷一字一句地道,执意要清苓收下。
清苓没辙了,只好收下。
“大爷您家还住在原来那地方吗?”下礼拜天还要进城,给大爷家捎点粮食。那龙凤呈祥碧玉簪,她当时觉得太贵重这才没收,哪是山里随便搜罗的几斤米能抵的。
“对!那是我家。以前啊,四周这一片都是咱家的,后来被政府收走了,只给咱们留了那么一个院子,一大家子人紧卡卡地窝着……”老大爷神情落寞,望着不远处青灰色的高墙大院,眼眶有些湿润,唏嘘了一番,回过神笑着邀请,“不过归,坐的地方还是有的,你有空随时来咱家坐坐。”
“行。”清苓爽快地应下了。
和大爷唠了几句,时间也就过去了,挥别大爷后,清苓没再东游西逛,直接去了码头,上船回家。
好巧不巧,在船上碰到书记。
“荣新叔,你也在县城啊?”
“是啊,你前脚走,我后脚来。结果你这丫头脚程利索的很,船上时还瞄到你人呢,一下船就不见你踪影了。”向荣新笑着道,“开玩笑开玩笑,我当时有要紧事在身,顾不上喊你。啥要紧事想听不?”
得!还卖上关子了。
清苓抿唇直,嘴上配合地问:“啥要紧事儿?是不是跟咱们公社有关系?”
“那当然!”向荣新挺了挺胸膛,骄傲地宣布刚刚从县委那儿听来的消息,“上头下批复,要在咱们和沿江公社中间造一所水力发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