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糟青鱼(3 / 5)
鲜鱼有鲜鱼的味儿,腌糟鱼有腌糟鱼独有的香醇。
过年时,一般人家都不愁吃的——河塘起底分到的鱼虾、猪啊羊啊交公后总有多的,宰了每家分分,工分挣的再少,总也能分到几两肉。大锅肉炖不了,牙签肉总能做一盘?再还有自家养的鸡鸭,总之不缺那一道菜。
可到了春夏间,地里的秧苗青黄不接,农家的饭桌上也凄凄惨惨——没啥菜可吃,即便是蔬菜也是可怜兮兮的几道吃了又吃的土豆丝、辣白菜。因此,有这样一道美味搬上饭桌,是多么幸福的事。半块糟鱼能下两顿饭,省着点能吃上两天。
“这还是近些年才有的福利,早几年,甭鱼,人都要当成鱼上砧板剁着吃了。”张奶奶回忆往昔,唏嘘地叹道。·k·s·b·
第187章 有对比才有差距(致彼岸花開蔠是傷童鞋的和氏璧打赏~)
娘俩个边料理今个的晚餐,边聊旧时的岁月。
晚饭上桌,张有康也回来了,顺便带回了今儿拉网的成果。
“按人头能分到一斤鱼虾,剩下的按工分。咱俩凭得了一条大青鱼,这是你师娘头上分到的一斤虾子。”
张有康让清苓把虾子养到水缸里,“这虾子新鲜,肯定能养活。等刚子回来再吃。”
正着,刘大勇来了,手里提着一个水桶。他家今年分到十三斤鱼虾,拎了一半过来,是感谢老张师徒俩。
“要没你们,我媳妇今儿肯定遭罪遭大了。家里没啥拿得出手的,这不刚好分鱼,大爷你们无论如何要收下!”
刘大勇完,搁下水桶走了,是去卫生院照顾媳妇儿。
“这孩子!”张有康没辙,让清苓把水桶提进屋,“这样,咱们意思意思收一点,余下的老伴儿你挑几条大的每天炖一锅鱼汤,让芳捎去卫生院给大勇媳妇喝。刺多的鱼还有虾,都晒成干,等大勇媳妇坐稳胎回家了送他家去。”
“成。”张奶奶爽快地应道。刘大勇特地送上门,一点不收也不好,挑了几条鲫鱼养到水缸,要是能养住,留到过年还能多个菜;杂鱼和虾分别洗干净,虾要焯熟、鱼要浸一夜酱油,第二天都沥干了整整齐齐码上米筛,拿到日头底下晒。
毛阿凤在卫生院安胎,进出卫生院的人每天都很多,光临度能跟代销点有的一拼。当然,基本上都是妇女同志。有些是沾亲带故来看她的,有些则纯属八卦、想知道她到底有没产。
得知是清苓安顿及时,才没导致流产,大伙儿围着清苓纷纷夸赞起来。这个夸她聪明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