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双赢的条件(2 / 4)
而且销量不会少,就连王东他老爹都藏了一套,足可以说明买一套永乐大典放在书架子上还是听能凸显格调的。
假如这一卷永乐大典出版后卖出去一本的净利润是十块钱,那么五十万本的收入就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收购价了。
可是永乐大典的销量绝对不止五十万,全国各地的大学、图书馆的需求量就已经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
他这么做当然也不是单纯为了钱,只是让每个人都记住,这卷永乐大典的所有人是他,仅此而已。
“小薛,你这个条件提的,有点意思。”两人比较熟悉了,说起话来也就没有那么多遮遮掩掩,曾光荣忍不住笑着摇头,“虽然东西拿走了,不用被人说不爱国,东西却依旧还是你的,还有国家图书馆的人员替你精心保存,不用担心发生损坏,而且,有了国家图书馆在背后发行出版,销量可不会少啊,这样一来,你也不会少赚,对你来说,简直是好处多多。”
“曾教授,话不能这么说,应该说是双赢,各取所需而已。”薛晨笑了笑,认真的讲道。
最后李光明没有给予一个明确的答复,说得和其他的相关领导人员商量一下才能做这个决定。
薛晨本来想要做东邀请三位吃个便饭,但只有曾光荣点头了,另外两人都婉拒了。
“曾教授,您远道而来,我请您尝一尝海城市的特色……”
薛晨话说到一半,曾光荣笑着摆了摆手,说他留下来可不是为了吃个饭,主要是想要看看你的收藏。
“相比永乐大典,还是你那件压手杯更吸引我,对了,还有诸葛可是说过,你有一尊货真价实的宣德炉,也得拿出来给我瞧一瞧,这才不枉费我千里迢迢来一趟啊。”
曾教授要看,薛晨自然不会拒绝,一同回到了莲花池,进入了地下储藏室。
看过了之后,曾教授对着其中几件爱不释手,直言不虚此行,称赞那件唐代的侍女弹琵琶象牙酒杯巧夺天工,就连故宫和国家博物馆都没有如此精巧又雅致的的象牙杯。
“真是没想到,你的收藏比我想的要丰富的多,单论藏品的总价值,在整个京城都找不出五个比你更高的了,我真怀疑你真的才入行一年多,我现在都怀疑你祖上就是大门大户,才留下这么多珍宝。”
“我倒也希望我的祖上是豪门大户,可出身是改变不了的,说三代贫农夸张了,但的确都是种地的。”薛晨坦然道。
等送曾教授离开的时候,恰好看到了院子里扑腾的灰球,还有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