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 / 4)
布料在缝纫机前面坐下,刘静凑过来给她说了尺寸,杨爱红缝纫机踩的飞快,一块布料很快就做好了。
盼盼接过布料看了两眼,有些为难地说道:“大姑,你看,你这线匝的弯曲不直的,这还有好几个疙瘩,这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杨爱红这个年龄的人结婚的时候,都会有一台缝纫机做陪嫁。可是她们大都只是会些简单的缝纫,平时补个衣服,做个鞋垫也是自家用的,手艺并没有多精细的。
这会盼盼这么说了,杨爱红脸上也挂不住。尤其是盼盼把做好的样品拿过来递给她看,一屋子的晚辈盯着,她也说不出反驳的话。
盼盼给她找了个台阶下:“大姑,我知道你是怕我这里忙不过来,想跟着帮一把手。可你这么大年龄了,我也不能看着你受累呀。现在有这么些人都来帮我,你就放心在家里看看孙女,享享清福就行了。”
屋里的小媳妇也有跟着附和的“就是,姑奶,我婶子这里的活我们帮着做就行,您就别跟着操心了。”
杨爱红脸色虽然不好看,也只能顺势应了下来:“行,我不管了,你们忙吧。”
人手够了,网店的出货也就跟了上来,一个冬季盼盼店里的销量稳步增长。尤其是进了腊月,更是迎来了一个高峰。
销量高了,盼盼采购原料也就大胆下单了,这一批的布料就是在市里的面料厂采购的。接待她的还是那个王姐,王姐没想到盼盼的生意发展的这么快,更是热心的帮着盼盼申请优惠价。
馒头店的生意更不必说了,年前也是销售旺季。店里现在光工人就请了五个,杨立东又从村里招了一个司机帮着送货,一些旧的客户都交给他,杨立东忙着把店里的馒头往城郊推销。
杨立秋一家放了寒假就常驻在娘家,跟着忙前忙后。
网店的发货一直截止到了腊月二十,剩余的订单都发了出去,原本挤得满满的库房终于又空了下来。盼盼也和几个帮着加工的工人结清了费用,都是计件工钱,她们帮着盼盼做了两个月,每个月最低的也挣到了两千多,最多的一个挣了四千多。
网店的生意停了,馒头店却依然忙碌。每到年前,大家都习惯储备好大量的年货,即便是馒头家家也要备上十斤八斤的。以前家家都是自己发面蒸馒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也不愿再费事,在馒头铺订上几斤备着就行了。
忙到腊月二十六,吴小燕来找盼盼一起去市里,盼盼这才惊觉自家今年的年货还没有准备。
吴小燕要去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