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 的画 (四)(2 / 4)
中有个女子笑吟吟地说。静漪看她手中一把竹圈,说着话转身甩手便是一抛,竹圈在空中划出一个漂亮的弧线,准确地套在了那个莲花灯上。又一连两个圈掷出去,圈圈不落空。只不过她掷了三个竹圈之后就住了手。老汉把一把花灯拿在手上给那女子,做出哭丧脸的样子来说:“都跟你手头这么准,我做生意要赔大了。”
“老爷子当然想着还是这位手上没准儿的姑娘多些就好了。”那女子戴着面具,说话有些不便,嗓音就见了沙哑。
静漪一笑。此时她心情见好,也不理会她调侃。看着阿图和秋薇正往这边走来,她回手搭在陶骧手臂上,说:“咱们去那边猜灯谜吧?”
陶骧吩咐阿图把账结了。
图虎翼边掏钱边把嘴张的老大合不拢。陶骧瞪他,他才咬着牙忍笑把账付了跟上来,到底没忍住说了句:“爷,这怎么可能……”
静漪故意叹口气。
“姑娘留步。”那女子过来,将手上的莲花灯给静漪,“看你喜欢,这个送你吧。”
“谢谢。”静漪大方地把莲花灯接过来,对她笑笑。
一转身,她把花灯举高些看着。
“不怕这东西有毛病?”陶骧问。他回头,那几个人还在原地,倒像是目送他们离开。他略一颔首。其中一位举了举手上的三节棍致意。
静漪瞅他一眼,说:“在你眼皮子底下,他们不会。”
“不是不敢,是不会?”陶骧又问。
“逄氏世代以扎花灯竹马为生。灯市上接洽的生意,决定他们大半的收入,毁了可得不偿失。再说,伏龙山不是刚刚受到重创?若在这里生事,毁了逄家的生意不说,他都出不了城。就算做了伏龙山的头把交椅不也等于拱手让人了?”静漪歪着头看莲花灯的构造。真精巧。竹子做成的支架,细若发丝。纱灯细密的很,绘制的图案也不是寻常的手法。可见传承日久。
她把花灯的横杆拿在手里,手指一划而过,横杆的尾部有小小的一个“逄”字,是炙在上头的。此地花灯多是秸秆制作,用竹子为材料的极少,可见逄家的花灯为保自家传统不失,不惜成本。
陶骧脚步慢下来,问:“这都谁跟你说的?”
“什么?”静漪反问。
“伏龙山的事。”陶骧说。
“就大老姑奶奶提了一嘴,其他的都是我瞎猜的……又不是什么秘密。不过对你来说,只会贩卖烟土的伏龙山倒不足为惧,清洗掉了这些的逄敦煌才值得重视吧?”静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