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 / 4)
若是中等以下的人家, 老辈人置下产业,头一件大事一定是住宅。给儿子们分家, 最要紧的也是屋子!对于贫苦人来说, 这屋子就是全家最值钱的事物了!
以太平巷为例,最下等的是两三间屋子带一个小院子。一间做内房,一间做堂屋, 还有一间给孩子住。这样算起来,这样的屋子也只能够给刚成亲到孩子没长大的小家庭居住。
那么, 这样的屋子要多少钱?根据用材用料有不同。那等结实耐用的,梁木用的好建材, 砖瓦也不必说——这样的屋子才能传家, 而且也不用常常去修修补补。这样的屋子价贵一些, 没有二十两银子张不开嘴。
二十两银子拿来换一家住上一辈子的房子, 听着不贵, 实际不然!要知道二十两银子就足够赵莺莺家过一年的了, 而且还是丰丰足足地过!之前赵吉做学徒的时候没有什么入账,家里就是依靠王氏每岁赚上二十多两银子过活的!
听着攒钱买房子容易了——现在赵吉和王氏夫妻两个都挣钱, 一个人养家,另一个人的钱留下来, 一两年就足够买下不错的房子了。
若说在赵莺莺家确实是这样了——不要说赵吉和王氏了,现在赵蓉蓉和赵莺莺做绢花不是一样赚钱?也正是由于这赚钱赚的显眼才让正屋和西厢房那边看的眼红,还特意来学,不然一点女红补贴家用,谁在意?
然而不是人人家都是这样的, 大多数人家都只有顶梁柱一个赚钱!不要往远了说,只说赵家大伯赵贵家。赵贵做的是木匠,年景好的时候一年有三十来两进账,不好的时候就只有二十来两了。
而除了赵贵的收益,家里其他人,包括大伯母宋氏都是没有正经挣钱的!大伯母做的针线只不过能稍微补贴家用,至于大堂哥二堂哥在大伯那里帮工,那就和赵蒙在赵吉手下帮工一样,不算钱的!
这样的话,一家要开销,一年能攒下什么钱?所以说老百姓苦!倒不是说时时刻刻都怕饿死。而是家里没有存粮,经不起波折!一但有个天灾人祸,要么灾荒,要么家里来个病人,这就能拖垮一个平时看上去还不错的小家。
而且这还说的是赵家这种过得去的人家,二十两银子的收益,哪怕是在繁华的扬州也不是人人家里都能做到的!更多的人家没有这么多钱,平常省吃俭用,一年下来一分一文都积攒不来——生个孩儿都不敢,就怕多一张嘴养不起!
赵莺莺因为在这件事上上心,特意留心过周遭邻里房子上的事情,所以这些事情都晓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