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2 / 7)
些是从外面雇的,说好多少钱一年,然后签订几年的合约。合约之内,绣庄照管绣娘一应的生活,包括吃饭穿衣。不过因此绣娘也得下死力气,每年要做的活计都堆成山。
还有一种则是绣庄自己培养的,这种绣娘绣女大都是外头采买来的小姑娘。选择心灵手巧的进行培养,中间有绣庄的绣娘教授手艺。这样看起来成本很高,但是等这些小绣女得用了,并不用像雇佣外面的绣娘一样付那么多代价,几乎可以说是随便用了。
所以算账的话,还是自己培养更划算。
一般来说,绣庄如果雇佣外面的绣娘,那一般是那绣娘手艺格外出挑。
这些绣庄自己培养的小绣女手艺往往比同龄人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一则是因为她们往往是心灵手巧才会被选入绣庄。二则是绣庄培养她们不遗余力,请的都是极好的师傅。三则是生活中她们别的什么事也不干,就一门心思学做绣活而已。
猛然间有个外头的小姑娘,竟然做活比她们还好。教授绣艺的绣娘就有了说嘴的了,那赵莺莺的活计去给她们看,为的是激励这些小姑娘更加用心做活。
掌柜的又赞了几句,让旁边的小伙计小心地收了起来。然后按照先前说的要算账:“蓉姐儿的绣活是七钱银子,莺姐儿打的结子早先是说好的十二两,这账目是对的吧?”
赵莺莺点头,想了想又道:“掌柜的别忙着算账,我和我大姐还要买些东西,到时候要一起算账。”
掌柜的利落应下:“你们姐俩慢慢看,到时候给你们算便宜。”
这就是熟客的好处了,绣庄虽然不至于不收她们钱,但是照着人家大宗货物的价格卖给她们是很简单的。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赵莺莺和赵蓉蓉两个脸上都带出了笑意。
“那就谢谢掌柜的了!”
绣庄里卖什么?除了各种各样的绣活之外也卖各种绣花做女红的工具。赵莺莺最需要补充的就是各种打络子要用的线,鼠线、珠儿线、金线、银线、绦子等等。赵蓉蓉则是想要补充一些各色丝线,最近她绣活做的多,费用的也多。
两个小姐妹轻声商量,特别是赵莺莺,打络子的线买了好大一包。
都是一些线而已,本身就不算特别贵,掌柜的还有心给她们算便宜。到头来原本十二两七钱的银子变成了十二两三钱,连个零头都没有花光。
掌柜的算完账就有一个小伙计送来一包银子,这些银子零零碎碎,不过看成色都很好。掌柜的也不弄虚的,当着赵莺莺和赵蓉蓉的面称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