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2 / 7)
出身,这都是要自动递减一线的。这么往下一看,那符合要求的人家可就多了起来了。各路媒婆听说这件事,都上门说和。却没有想到这钱举人竟然是一个早就有主意的,并不应付那些人,直接请了一个媒婆上赵家染坊提亲。
“钱老爷给我说过了,他是在绣庄见过一次你家二小姐,说你家二小姐是真正的蕙质兰心。别的人家的姐儿与你家莺姐儿相比,那真是不堪相比。钱老爷对这桩婚事是十分上心的。”媒婆在一旁加着劲。
说实在是的,她并不觉得赵家能拒绝这么亲事。虽说是个续弦,但那可是举人呐!这种亲事,以赵家的家底来说,真是实实在在的高嫁!
只不过王氏并不是一个会在儿女婚事上面糊涂的母亲,只因为一个举人以及高嫁就昏了头了?不存在的。她首先就试探着询问:“钱举人如今有几儿几女?又分别是什么年纪?”
那媒婆嘴角笑意一僵,虽然很快调整过来了,但还是让人看出了端倪。颇有些讪讪道:“钱举人膝下有三儿两女,其中一儿一女是先头正房夫人所生,其他的就是妾室所育。姐儿过去也不必担心,庶出的子女其实不用打算,他们自有姨娘照顾,也就是多了一位小姐和一位公子。”
不用打算?王氏心里已经冷笑了,这些媒婆实在是会避重就轻。
一开始她听到提亲的人家的时候她是很高兴的,毕竟钱举人可是举人!这无论是从社会地位,还是实打实的财势上来看,那都是极好的人选了。至于说续弦,只能说续弦有很多种,若是做得好的话,续弦和原配也差不多了。
但是从媒婆三言两语王氏就已经知道了,这绝不是好做的那种续弦。三儿两女养活,一进门就当五个孩子的妈。其中年纪大的已经记事了,到时候可不是好打理的。
况且听听看吧,除了先头的正头娘子外应该还有好些姨娘、通房之类。不然其他两儿一女又是怎么生下来的!这样的人家家里,赵莺莺如何去得!
王氏心里已经决断了:对方的身份地位确实高,钱也不少。但是这绝不是让赵莺莺做续弦,养别人孩子,同一群后宅女人争斗的原因。赵莺莺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也是她最喜欢的孩子,但凡有办法,她都会希望她好好儿的。
这种好好的,并不只是衣食无忧,更重要的是生活的快活自由。这甚至不用去问赵莺莺,王氏自己就知道,类似于钱举人家的那种境况,绝对不是赵莺莺喜欢的。
“真是厚爱啊!”王氏装模作样地感慨了一回,然后毫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