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2 / 7)
子对钱举人这样的读书人确实是又羡慕又讨厌的。羡慕当然不必说,大家讨个老婆都艰难的时候你却有好些小老婆,这件事搁谁都会羡慕。
至于说讨厌,也是一样的道理。圣贤都说了,不患寡而患不均,钱举人这样的人难道还不讨厌吗?虽然肯定有比他在这上面更叫人羡慕的,但是其他的人往往都是豪门大户,离得太远了,大家反而感受不到差距,自然也就没有讨厌之类的情绪了。
“所以说咱们老板能娶赵三爷家的莺姐儿做老婆?”一个小学徒笑着问道,这种事大家总是很有好奇心的。
旁的人想了想,摇摇头:“这个还真不好说,就算没有钱举人,也还有其他的好人家呢。不过我看也不是没戏,不然怎么这个时候赵三爷到酒坊里面定酒?说不定就是来看一看老板是个甚样的人。”
“切!”也有旁的人不以为然道:“我看不是吧?赵三爷看着老板长大的,还有什么可看的!这时候看酒,说不定就是为了提前定上几桌好酒,然后埋个一二年沉淀沉淀,等到将来莺姐儿出嫁的时候用。”
扬州并不是浙江绍兴一带,所以也没有埋女儿红、状元红的传统。但是这地方哪里来的人都有,所以这种习惯多少沾染了一些。酒这种东西刚刚酿出来的时候最好窖藏个几年,至少能去去火气。多疑家里办大事之前会提前定酒,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这个工人的话也算是一个说法,有人赞同,也有人不以为然。
总之,不管这些人如何议论,崔本已经到了酒坊前面的铺子里。这时候赵吉正在看铺子里的各种酒——以往他家用酒当然也是用的崔本酒坊的,这是交好人家的互相照顾,就像崔家用得上染坊的时候,就是多走几步路,也会到赵家一样。
可是酒也属于家中支应的一种,平常赵吉根本不管的,都是由着王氏准备。至于他自己,只要有各种供应他就不问了。所以今天也是赵吉第一次仔仔细细看崔本的铺子,各种摆在外头的酒都开封闻了闻。
见崔本出来了,这才笑着道:“你家的几种酒我闻着不错,用料真是实在!”
酒这种东西,有那些酿就千金一瓮的不假,但是绝大多数的酒价格也就是那样。就是远近闻名的金华酒、惠泉酒,其实也就是那样。中等之家偶尔喝一喝也不会觉得有什么负担。
而这种市井人都消费得起的酒,其实在酿造当中没有什么太多技巧可讲究——在出师之后,用料差不多的情况下,出来的酒差别不会很大。当然更有经验的师傅还是好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