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6 / 7)
的就该知道,刚刚成婚这段时间,女子最该柔顺,绝不可以仗着这段日子夫婿格外宠爱而任性。因为这段时间相处并不深,也是决定最开始印象的时间,要是这时候起了冲突,弄不好半辈子都不能好好相处。
更重要的是,这时候新婚,没有儿女,对这个家也没有功劳苦劳的。没有本钱和丈夫对着来,本就该小心做人。
所以赵莺莺这样说很有说服力,倒是尤氏了解一点崔本,狐疑道:“这不能够吧,本哥儿哪里是管媳妇嫁妆的人。”
对此赵莺莺不做辩驳,只不过她就是咬死了崔本不乐意她沾外面的事情——就算尤氏了解崔本也没用,毕竟她想的那些都是她的推测而已。至于崔本成亲之后种种到底如何,还不是只有赵莺莺说什么是什么。
尤氏倒是想反驳,可是她拿什么反驳?一句她对崔本的了解吗?那未免十分好笑了。
再次鼓动了赵莺莺几句,赵莺莺却拿死了崔本不乐意,这样的话尤氏也没有办法,只能道:“弟妹可要想清楚,这种好机会不是常常有的。等到日后挣钱的时候没有你,心里可是要不是滋味儿的!”
赵莺莺却不怕这个,只是微笑着道:“这种事是早就想过的,二嫂不用为我担忧。”
尤氏当然不是为了赵莺莺担忧,赵莺莺这样说倒是让她一口气哽在了心口,最终只能相当不满地甩袖离开——与她的不乐相比,赵莺莺就周全的多了,送她出门还是亲自去的,没有一点儿怠慢,让人一个不好也说不出来。
尤氏上下奔波,最终也只找到了三家人。一个是崔家大嫂,确定这件事靠谱之后投了一百两银子进去试试水。对此尤氏是又爱又恨,爱的是钱不少,帮助很大。恨的是崔家大嫂拿出这笔银子似乎很轻松,这让基本倒空了袋子才拿出八十两的她有些情何以堪的意思。
至于另外两家,都是陆陆续续考虑清楚的街坊,一个愿意出五十两,这就算多的了,另一个竟然只有三十两。只能说聊胜于无,一起凑进去了。
最终凑的银钱总数尤氏和她娘家嫂子都不太满意,不过这件事也没有办法可想,她们能说动的人都谁动了,只有这个成果也是无法可想。
“罢了,就拿这些钱做本钱吧。”没有办法,尤氏娘家嫂子就带着这些钱去找了粮商投钱。
尤氏陪着一起去的,虽然之前心潮澎湃,觉得这一回肯定能赚钱。可是真到了把银子交出去的时候,她又有了一种担心。回来的时候忍不住道:“嫂子,这件事,这件事应该没有什么风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