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1 / 7)
寒来暑往春去冬来, 日子就在扬州百姓渐渐习惯官府常常收取杂税中过去了。大概在又吃了两次粽子之后,赵莺莺往娘家送端午节的节礼。
端午节前后的气候说不准, 有的年头这时候还有些春季的舒适与凉爽, 有的年头这时候却已经和夏天没什么差别了, 只觉得燥热难当。今年就属于还算凉爽的, 因为这种机会比较小, 赵莺莺这个怕热的格外珍惜。
送节礼也不是放下东西就走, 赵莺莺和也在送节礼的赵芹芹在爹娘住的西屋前厅里坐了, 有个媳妇过来上茶。赵莺莺看了一眼:“这是家里新买的人?”
王氏点点头, 王氏如今也是五十岁左右的人了, 在这个世道里是个不折不扣的老人, 再也不像是赵莺莺小时候看到的那样,是个明艳爽利的妇人。家里这几年有赵蒙和林氏添丁, 眼看着李妈妈一个也不够用了, 这时候再买一个人也很正常。
林氏在旁凑趣道:“也是请相熟的带来的,听说原本是来扬州讨生活的徽州人, 没想到这几年年景不大好,扬州也难混了。今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打算回乡。可是这时节,已经穷的连回乡的盘缠都置备不起了,于是把守寡的小儿媳留下换了一些钱。”
这两年扬州的日子也不好过, 有一些外地来讨生活的混不下去,陷入赤贫也不稀奇。
林氏说完这个在旁抱怨道:“年景真是越来越不好,家里的营生虽然还能经营, 可是到底不如前些年来的好。也不知道往后如何,只盼着朝廷少收些钱吧!”
这两年,扬州大大小小的衙门也没有放松收钱。打着修河堤、赈灾、建水师、支援边军等名义,不知道要了多少回银子了。这其中有理由正当朝廷认可的,也有纯属胡来就是敛财的。
做的猖狂了都有些过分,然而每当有利益受损者想要掀翻现在的官府就会失败。赵莺莺上辈子也就是一个宫女子而已,自然不知道前朝动向,也不知道这到底有什么玄机,只能猜测这是神仙打架。
然而神仙打架就是他们这些凡人遭殃,小民何辜啊!
赵莺莺心不在焉地附和了几句,不愿意再谈这个,转而道:“前些日子不是来信儿,说蕴哥儿要定亲了,请我过来观礼。怎么最近又没有了后文,难道挪到下半年或者明年了?”
今年赵蕴十八岁,成亲算是比较早的。不过以孙氏的积极,急切想要抱孙子的心情,这么早也并不奇怪。开年的时候就给赵莺莺去过信,说是已经说定了人家,家主城东一个小干果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