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晋王小郡主(3 / 4)
宇间似有还无的愁态,委实将楚楚之态发挥到了极致。
卓芳甸贴心的解释道:“倩兮是古娘子的字,你大约不知道吧?”
“可不是?多谢小姑姑告诉了。”卓昭节笑道,“我听说赤羽诗社非有一技之长不能加入,郡主却在其中,真是厉害。”
唐千夏轻笑了一声,道:“哪里?不过是当时缠了六姑几回,她不忍心拒绝我罢了。”
话是这么说,但卓昭节更相信古盼儿所言,义康公主建立诗社时,技艺不高明的凭什么身份一律不要之言,不然怎么会连淳于姐妹都不在其中?而且卓芳甸也没能进去?
只不过她如今也不过是找个话题,对这位郡主的才艺兴趣不大,就笑着说了几句郡主太过谦逊之类的话。
倒是卓芳甸接过话头,关心的问起了她赴宴以来的经过,似有意似无意的提到了宁摇碧:“我还不知道你与雍城侯世子在秣陵就认识呢?听玉娘她们说,他与你很是熟悉?你才回长安不知道,雍城侯与咱们家不是一路的,你与他可别太走近了,仔细生出是非来。”
她这番劝解,提都没提什么名节、宁摇碧的声誉之类,直指两家关系,既不得罪雍城侯那边,又让卓昭节不好和她辩驳,而且卓芳甸说出的“玉娘”二字,叫卓昭节暗自皱了下眉,但很快反应过来——卓玉娘与卓昭姝又不是傻子,哪里会不知道大房、四房与沈氏母子之间的暗流汹涌,又怎么可能到卓芳甸跟前告状?
卓芳甸这么说无非是为了习惯性的挑拨一下罢了,若卓昭节因此对堂姐和堂妹生了怨怼那是最好不过,如果卓昭节识破,甚至去告诉卓玉娘、卓昭姝,反正大房的人对她也不可能有好感,至于卓昭姝嘛,沈氏虽然是继室,但珍夫人如今可还在她手底下吃饭呢,庶出的三房哪里敢对卓芳甸说什么做什么?
卓昭节轻轻一笑:“我可算知道谣言是怎么出来的了,不过有句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咱们何必理会这些闲话呢?”
“话可不能这么说。”卓芳甸一副为她考虑的样子,关切的道,“原来你与宁摇碧并不熟悉吗?那可不能叫人平白的议论你了去呀!”
唐千夏也点头,柔声道:“须得设法辩白此事!”
“郡主与小姑姑这样,才是谣言扬扬沸沸呢!”卓昭节淡然一笑,道,“这儿是公主宴上,我想旁人也不过是开开玩笑罢了,哪里就敢说严重了?否则败了公主的兴致……岂不是自己不得好?说起来咱们接了帖子也是出来赏景享乐的,老是琢磨这些闲话多没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