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六章 悲哀的人(3 / 4)
那样盯着我手里的月光白看,我也没有理会,因为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打算利用她,她不能给我好处,我做什么要给她我先摘到、也喜欢的月光白?我的东西已经很少很少了,因此更加不会无缘无故的给旁人好处……”
“可若是在来一次,也许我会愿意给她罢?这样没忧虑的小女孩子,才衬那皎洁的白牡丹呢……我……呵呵,我该拿的至少也是青龙卧墨池……或者是冠世墨玉?”
他心里有阴霾负担如乌云压城,时时刻刻如煎如熬偏又只能默默的忍耐,他以为自己早已习惯了这样的阴郁沉黯,可每每看到卓昭节,沈丹古才发现,他不是不羡慕那样的悠闲自在,不是不羡慕那样的明媚灿烂。
只是,他没有这样的命,多年前短暂的无忧无虑的辰光好像闪电一样的短暂,如梦一样的不真实……或许自己当年根本就不该表现出来过人的天赋?似这小七娘明明天资不差、敏平侯也有耐心教,可她就是不想学。
如果自己当年贪玩学她,是不是此刻还能守着生母在陇右安静度日?
惟奴见他在自己院子前怔怔的站着,神色变幻,却始终不踏进去,实在忍耐不住,低声提醒道:“郎君?夜深露重,进去安置罢?”
沈丹古眼神恍惚了一下,才道:“好。”
——他抬脚的刹那有些异样的沉重。
进了屋,惟奴手脚麻利的点起几盏灯,又娴熟的铺开白宣、取出沈丹古这几日要读的书籍,卷起袖子,开始研墨——从前已过,再不能够回头,多想也是无益……沈丹古再次主动掐断了思绪。
他捧起书卷,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
陇右一度著名的神童,早已不是沈丹古的炫耀资本,而是他心头的一块大石……这是他最后的指望,不容有失,天资、敏平侯的帮助,他仍旧不能放心,必须以最刻苦谨慎的寒窗,才能够踏出幼年愿望的第一步。
前车之辙,这世上,公认才高八斗却到死都无福殿试的人……不是没有。
即使沈丹古自诩才学,但他仍旧不能放松。
一面翻书,一面不时记下所悟所感,他又想到了方才对卓昭节的羡慕,想到卓昭节,忽然就想到了宁摇碧——沈丹古不是长安人,却在长安长大,对于这位长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世子的成长,他实际上比卓昭节要了解的多多了,宁家大房、二房不和,两位当家主母的仇怨,申氏的早逝,纪阳长公主那公然的偏心……那位世子身份尊贵,深得祖母怜爱,可他的经历,仅仅只是私下里传出来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