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真相(3 / 4)
游氏却在继续说下去:“我之所以怀疑谢盈脉,就是因为陈珞珈才到秣陵就去抢酒珠很是奇怪,加上她挟持你后从屈家庄边的小河经过,居然让你逃了出去!怎么看怎么都不像是个老练的江湖人所为,因为你当时既然又帮不上忙,她虽然威胁了你,怎么就不想到有意外?为什么不把你捆了再堵住嘴?居然任凭你一个人在舱里好整以暇的拿簪子反射夕阳引下猎隼!”
“所以最初的时候,我以为是祈国公府针对九郎的阴谋,等你逃到一半杀了你,到时候九郎在场,自然要被卷进来,你祖父不会放过他的。”游氏叹了口气,“但如今从这件事上看,却是咱们把九郎或者说整个雍城侯府低估了,而且低估太多——这根本就是雍城侯府给祈国公府的一着狠的!”
卓昭节听得一阵晕眩:“母亲,我不明白。”
“是啊,你定然想不到一起去。”游氏道,“你究竟不是在长安长大的,不像其他小娘子那么对朝事敏锐,你把这件事情往朝政,尤其是最近的大事上想去,可能想到什么?”
卓昭节咬了半晌唇,为难道:“最近的大事?大事……大事就是真定郡王入住大明宫、延昌郡王被圣人亲自吩咐闭门读书吗?这……这和两年前?”
游氏有点失望,再次提醒道:“我方才说过,不可小觑了纪阳长公主!”
“……”卓昭节这次沉默半晌,才不确定的问,“两年前的酒珠案,与圣人、皇后选择了如今的真定郡王有关?”
游氏暗松一口气——果然自己的女儿还是很聪明的,实在是打小不在身边长大,班氏虽然真心疼爱外孙女,也尽力教导了,到底游家的门楣和底蕴放在那里,班氏能够把外孙女教导成一个合格的大家闺秀,但也只是大家,却无法教导卓昭节成为一个合格的侯门闺秀。
这不是班氏不用心也不是班氏自身能力不足,完全是所处环境的思维不同,班氏随夫仕宦长安过,游若珩是个只会读书的,在长安那些年全靠她忙里忙外,但回了秣陵后,班氏顿时就清闲了下来,远离长安的地方,女眷们要对付的也就是后院里的种种琐事,再说班氏也想不到,卓昭节出身侯门,又会继续嫁进侯门——按着班氏和游氏的商议,卓昭节该嫁的本是阮云舒,阮家不但中立,而且婆婆是嫡亲姑姑,人口又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若是如此,卓昭节单纯些轻松些都不要紧。
何况远在秣陵的情况下,班氏想教也多半只是纸上谈兵,到底秣陵不是长安,不会有这样上至公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能对朝廷新颁政令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