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回京(3 / 5)
丫头忙捡起,就着孔彰的手,替孔娴细细戴上。
铃铛大气粗犷,一看就不是中原的风格。
孔彰好奇的问道:“是阿娘送来的吗?”
陆氏点头:“年前送到的,还有许多物事,有你喜欢的,我都捡出来了。”
带着孩子,就别想有好生说话的时候,孔彰想与母亲闲话几句,两个孩子却在他怀里不住的扭。
只得放回地毯上,同他们耍起了拍手的游戏。
不一时,两个孩子耍赖,齐齐倒在地毯上,不肯起来。
孩子的肚皮异常柔软,孔彰张开手指挠着,把两个孩子逗的咯咯直笑。
正玩的高兴,外头来报:“驸马,公主使人来接你了。”
孔彰笑容一敛,整个人都冰了。
陆氏眼睛发酸,知道孔彰不愿,强挤出一个笑容道:“那你快去吧,休让公主久等。”
孔彰坐在地毯上,低声吩咐丫头:“替我梳头。”
陆氏却接过丫头的梳子,一下一下的替儿子梳着头发。
褐色的长发打着卷儿,又细又软。
看着背对着自己的儿子,陆氏难以抑制的心酸。
都说孤儿寡母遭人欺,孔彰却是从未受过半分委屈。
姜戎有许多部族,西姜是其中一支。
原在更西边,却是慢慢的往东渗透,都城都迁至了阿速卫。
说是朝廷的地盘,却早已易主。
孔彰两岁丧父,遗折送往京中就要半年。
原以为要受尽磋磨,却也不知怎地,孔彰就在街上与西姜单于的女儿玩在了一处。
孔彰小时候生的极好,雪白的肌肤,碧绿的眼,最合姜戎人的眼缘。
从此,她们母子二人被拢在了西姜单于的羽翼下,孔彰以四岁稚子之龄袭正三品卫指挥使。
失去生母与父亲的时候,孔彰还不记事儿。
两岁以后的生活,却是在西姜单于的纵容下,活的恣意妄为。
幼时读书不肯用功,她要动戒尺,老阏氏①与阏氏都护在头里,帮着他逃学。
她只好用眼泪哭软儿子的心,方才磕磕碰碰的把四书五经念完。
那时候的孔彰与迦南,无忧无虑。
成日见跑马放鹰,鲜少有不见笑脸的时候。
如今却是……
挽好发髻,插上一根玉簪。
陆氏已平复心情,微笑的拍了拍儿子的肩:“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