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炒盐(1 / 5)
窦向东看着眼前收税的胥吏哈哈大笑。
窦家以银针起家,以船运攒资本,以私贩盐铁而暴发。
论起田产来还真不算多,不过随波逐流的弄了十来顷。
便是按照朝廷翻了几倍的军饷来征收,顶天也就二千两。
胥吏居然开口就是五万!窦向东不得不佩服洪让的胆量。
鄂州郡已是接连造反,朝廷莫不是不把天下弄的寸寸焦土不心甘?或者洪让就想用这般伎俩掰倒窦家?这货当真是朝廷命官做久了,全不知天下形势了!
冷笑着对胥吏道:“我活了几十年,都不曾听闻十倾田要收五万的税。
我连田带谷子加起来,都不值五万,你们也盘剥的太过了些。”
胥吏从来是本地人,与窦向东乃旧识,却是两家子不大对付。
笑眯眯的道:“老员外何必同我撒性子?我不过是个送信的,知州说多少,便是多少。
也不独为了田土,老员外在洞庭湖上那么大的营生,漫说五万,翻倍都是轻轻巧巧,只看愿不愿意罢了。”
听着胥吏的机锋,窦向东眼皮都懒的抬。
跟一个胥吏磨牙,没得掉价。
端起茶盅呷了一口茶,再没半句解释,唤了长随刘耗子道:“送客!”
胥吏还待说什么,刘耗子直接把人扔出了门外。
胥吏无法,摸摸鼻子,回去报信了。
洪让听了胥吏的回报,露出一个笑。
他早料到窦向东不肯给。
真说起来,哪一回打仗,商户无需“自愿”捐厘金的?五万两对窦家而言,已算相当厚道。
便是程绍在此,怕也是至少这个数。
数额不多,洪让却故意派了个刺头胥吏。
要的便是窦向东反感,顶好怒而抗捐,他才有手脚可做。
五万两,寻常人家几辈子都花销不完,然搁在朝堂上,只好说杯水车薪。
洪让压根不把五万两放在眼里,他盯上的是窦家全部的财富。
早在去年底扳倒程绍,发现窦家巨富又在朝中无人候,他便一直打着坏主意。
与窦向东在雁州的几次冲突,让他心生警觉。
固然卫所颓废,然窦向东的私兵凶猛,是不争的事实。
天下纷乱,有钱有粮的窦向东想发展实力太过容易。
想要夺取窦家,须得在其羽翼未丰时动手。
他便想出了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