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新立(4 / 5)
写的出计划书?我在你们跟前,自可口头陈述,但此刻潘志文想做个计划,他能轻易离开驻地么?将来,我们必定是聚少离多的。”
一句话说的几人有些感触,远离巴州在他乡挣命、艰难存活至今,彼此的感情比家中同胞还要深厚。
才来不到两日,韦高义与潘志文就极想念石茂勋等人。
此刻听到管平波的话,没来由的想起了死去的兄弟,更添伤感。
管平波又道:“说完参谋部,再说镇抚司。
镇抚之职与参谋一样,由来已久。
本朝做为锦衣卫的机构,在百官心中可谓闻风丧胆。
我们不理会那个,只取镇抚二字最初的含义,即镇守与安抚。
我的想法,则更重一个‘抚’字。
就如许多战兵不明白为何明明有饭吃了,他们还要种田。
我们就得告诉他知道其间的道理。
战兵们违反军纪要挨打挨罚,有时候道理好懂,便无需多说,有时候道理不那么好懂,事后必得反复叨念。
思想工作是军队的重中之重,做不好思想工作,战兵则无凝聚力;没有凝聚力,则无战斗力。
十分要紧,观颐切记重视起来。”
陆观颐未曾想管平波彻底把这一块放给她,成立老虎营后,她虽管了许多琐事,大事却多有管平波与谭元洲拍板。
可再一想,谭元洲现留守盐井,管平波不可能事事操劳,韦高义、潘志文又年岁小些,她是不担也得担。
想通后,利落的答应了声:“是!”
管平波点点头,转回韦高义最初的问题:“你方才问我,何必先礼后兵。
以下的话,你们记在心里,不可外传。”
三人皆是一凛。
管平波肃容道:“百户所的地,不是今日才丢。
我们来石竹以前,他们就穷的几乎讨米。
千亩良田,至少易主几十年。
孟阳秋去要田,不过白跑一趟。
但他必须去要。
因为任何时候,挑起争端,都需要有个理由。
就如讹诈,我须得先挨你一下,装作被你碰倒,方好叫嚷,而不能甚都不做,直接明抢。”
韦高义抽抽嘴角:“明明是要回应得的,营长怎地就能拿讹诈举例子。”
陆观颐轻笑出声:“你说的话便是营长的回答了。”
“哈?”韦高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