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分歧(2 / 4)
儿园的苏先生,不是巴着孔将军,她也配插队来教书?后来又调去了镇抚部,眼看着就起来了。你说学里的先生,男男女女的,哪个是不要成家的?李司长说不嫁,你也跟着学。你可知将军给她攒了多少嫁妆?仗着那些嫁妆,她吃到下辈子都不愁,便是将来没孩子,夫家又拿她怎样?你有嫁妆么?”
康三姐听的险些三观都裂了,插嘴道:“大姐,李司长……有没有嫁妆不是重点吧!?”人家是司长唉!
康大姐怒斥:“你闭嘴!”
康二姐一脸生无可恋,听她姐姐唠叨了小半个时辰,深深觉得浪费生命。索性挪到桌上,摇起缝纫机,开始做活。虎贲军内的男人很多都有家眷,老婆是能随军入后勤的。便是一时没有位置,总能轮到。
但家眷不止老婆,还有老爹老母婶婶嫂嫂兄弟姐妹。不可能全都能进后勤。可这些又是实在是他们的负担。雪雁便把后勤事务做了调整。
衣裳鞋子等为了保障质量,都归后勤。绑腿、绷带、打补丁等略有些不足也不打紧的,便都散了出去。还有后勤的供销社与流动供销社,接回来的临时订单、非批量可产的订单,都交予了家属,以补贴家用。康二姐接的便是做绑腿的活儿,按尺头算钱,做多少得多少。
因着虎贲军条件好,许多战兵在家乡讨到了老婆。后勤解决配偶就业,谁不把老婆带来吃公粮?弄的后勤的正式工越来越难弄到手。
康家姐妹都是仗着入营早资历老,才能混一个。难怪康大姐对于康二姐一声不吭辞了工那么大意见。可康二姐意见更大。她姐姐忘了,对不识字的人而言,想进后勤做正式工难如登天,几乎只有嫁战兵一条路可以走,嫁给后勤都未必顶用。
但她康二姐是识字的好吗?她出来容易,回去也容易啊!她可以去幼儿园教书,可以去小学教拳法,还可以去各处做通讯员、去管平波等人的办公室做抄录、去流动供销社记帐写清单。
千字文就是她的底气,她自然有勇气辞职去博一把前程。再说了,她都入了李玉娇的眼了,做不了亲卫,做勤务兵不行么?这些大官手里放出来的人,就好似官家子弟,一出来便能踩人一大截。这么简单的道理,她姐就是听不进去。
等日后当了官,就是她男人靠着他当正式工,不是她靠着她男人当正式工。打小就看爹的眼色,战战兢兢的活了十几年,她是真的再不想当个小丫头片子,叫人任打任骂了好么?
康大姐一面收拾着家里,一面不停的碎碎念。康三姐耳朵眼里堵了两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