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4 / 7)
底泥沙太多,河床不断抬高, 以至于稍有降雨就容易河水暴涨,酿成祸患。”
李勤虽没有接手过工部的事情,但也有些明白了, “所以根本在河底泥沙?”
可能怎么清理泥沙?总不能让劳工潜到水下一铲子一铲子地挖吧?
沈孝看出了李勤的疑惑,掀开茶盖,从里头捻了些沉在杯底的茶叶出来,摆在桌上。
“从河南道一路到入海口,黄河流经的都是平原,地势平坦。您将这茶叶想成泥沙,如果水流缓慢的话……”
沈孝慢慢往桌上倒了半盏水,只见桌上茶叶被舒缓的水流略微推动,但却没有流下桌子。
“这样泥沙只会沉积下来。”
“但是如果水流很急的话……”
沈孝扬手,就将剩下的茶水泼了满桌子,只见茶叶立刻被迅猛的水势推动,唰啦啦流了下去。
“这样河底泥沙会被急流挟裹,一路冲刷至大海,泥沙少了,自然水位下降,不仅今年的水患会减轻,往后再降暴雨,也不会出现大肆蔓延的现象。”
末了沈孝放下茶盏,“从前治理黄河,重点都在加高加固堤坝,堤坝当然重要,可那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那头李勤忍不住抚掌赞叹,“这可真是个好法子!你是怎么想出来了?!”
他愈发觉得沈孝是个宝,得他简直就像是得了一个百科全书。
沈孝淡淡笑了笑,面对七皇子的夸赞,他并没有表露出太多情绪来,当然,更没有摇尾巴。七皇子再怎么夸他,那跟李述是不一样的。除了李述,他在其他事情上都非常冷静沉稳。
沈孝道,“其实前朝就有人说过这个道理,只是后来一直没有人施行罢了。‘一石水,六斗泥’,因此水性要‘行急’才能刮泥。”1
沈孝看书多且杂,不仅仅是在四书五经上用功,很多乱七八糟的书,如星相地理等,他都会找来看。他从前家贫,买不起书,常借人的书抄了再还,如今右手上都有厚厚一层笔茧。
这世间天生聪明人毕竟是少数,许多看似漫不经心的才智,其实都是后天勤奋的回馈。
沈孝甩了甩手上茶渍,从袖中掏出一块手帕来,将手指擦干净了。
李勤正沉浸在深思里,心想着什么法子才能让黄河水流变急,谁知目光就被沈孝手里那个手帕给吸引过去了。
不怪他注意力不集中,实在是那个手帕……那就是个女子的手帕!
白色绸子,四角上细细碎碎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