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2 / 4)
道:“好,朕就等你去了地方上折子了。”
对宗泽做的这些功课,建文帝颇是满意。这陈宗泽到底心底清明,还没到地方的,要做的事情已是心中有数。
这还不算什么,接下来的谈话更让建文帝满意了。两人说到了朝堂,建文帝之所以跟宗泽谈这些。正是因为宗泽是个新人,这个新鲜血液还没被朝中的既有惯例同化,因此,可能看法不同,想法更是不同。
宗泽今天是铆足了劲儿的表现。跟建文帝谈了军队改革,税法改革,土地改革,边疆贸易促成边境稳定民族和解,震慑四方等等。宗泽将现代看到的学到的思想,结合现在的实际讲了出来。
之前宗泽殿试策论里有提到过一些,但今天如此深入的谈话却是第一次。听得宗泽的构想,建文帝大家赞赏,也是心肠澎湃。前世作为皇帝他是失败的,现在,如果这陈宗泽说的构想能实现一两样的,他也可以名列千古帝王之列了。
这次谈话,君臣二人从日中说到日幕。如果说建文帝先时将宗泽看做是得意弟子,那么现在就是寄予厚望的同道中人了。宗泽还没走呢,他都已经盼着宗泽赶紧在地方上有所作为一番,让自己看到他的能力,早日将他提拔回中枢。
宗泽这次御前对话是成功的,建文帝是深深的记住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状元郎。宗泽出宫后,建文帝对袁忠吩咐道:“日后,陈宗泽的折子到了银台,让他们立马送进来。事无大小不可隐瞒。”银台就是通政司的俗称,这是管着天下奏折往来之地。
有了建文帝这句话,宗泽日后的折子再不用担心别人从中拦截的。所送折子能直接到达御前,这是多少地方官梦寐以求的。现在宗泽已经将这个特权拿到了手,他不必担心自己的政绩被埋没了。
这些宗泽当然是不知道的,不过皇上先前有说等着他上折子的,这点宗泽可是记在了心里。这也就是皇上等着看他的政绩了。这是个双刃剑,一方面,如果有政绩必然会落入皇上的眼里;一方面,如果一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皇上的观感必然降低。
宗泽虽然有诸多构想,但他毕竟没有去到实地过,说是纸上谈兵也不为过的。他现在要做的必须是要将这纸上的兵法变成实在的政令。
宗泽有点忐忑了,他又跑到陈尚书府上请教了。海宁陈家现在是无人敢小瞧宗泽的,皇上对他的荣宠大家皆是看在眼里了。宗泽现在在陈尚书府上可说是来去自如了。
陈尚书府的门房远远看到宗泽一众人来了,赶紧迎了出来,躬着身将宗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