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1 / 11)
宗泽一行人等由京城往兴安州出发。状元郎到兴安州任职, 皇上对状元郎的恩遇也是很多都知晓的。
因此沿途的官员多有礼遇。基本上过境之处都有人前来送程仪。就是那官职比较高的没有亲自到的, 也是有遣得力家人前来相送的。
宗泽这下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了一把一封封的白银, 一匹匹的锦缎相送。难怪人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些人可真是个个手头殷实。
对于别人送过来的这些程仪, 宗泽是来者不拒。这些也算是一种结交了, 乃是官场惯例。自己又不打算做那种孤臣,以便日后站在道德制高点拒绝一切来往, 好方便日后不顾情面的施行政绩。对做孤臣宗泽一向是没兴趣的。孤臣很多时候都是国家及个人的悲剧。
钱谁还嫌多的, 尤其是日后到了兴安州这个出了名的穷州,要花钱的地方不知繁几,到时将这些钱财拿出来应急, 也算是他们给兴安州做善事了。不过,宗泽是知道的,自己现在的一言一行均在众目睽睽之下。因此,宗泽收是收了,但却过段时间给建文帝去封信。报告自己得了钱财之余,也顺便将沿途的风土人情写到信里。
这天袁忠捧了封奏折递到建文帝面前。这奏折厚实的不得了, 说是信还更贴切些。建文帝还没打开呢,光看到这厚度都有点奇怪了。要知道自太祖因为奏折长篇大论的事, 杖责了儒太素之后不说, 还专门颁布了诏令,不允许这种长篇大论的奏章出现的。已经很多年没人敢用万言书奏事的了。
今儿个竟然收到如此厚的奏折,真是御极以来的第一次。建文帝皱着眉头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袁忠躬身答道:“回陛下,这是陈宗泽陈大人的奏折。”
听说是陈宗泽的奏折, 建文帝颇是奇怪:“他现在走了才不过一月左右,想是还到不了兴安的吧。怎么现在就有奏折了。”奇怪归奇怪,建文帝拆开奏折看了起来。
一看,这奏折他喜欢。只见宗泽在书信中说了,他沿途收了礼。都是同僚盛情,他不好拒绝,所以先行收下,虽说他日后是打算用于民的,但还是违规了,深觉有负圣恩,特来跟圣上请罪。
看到这里,建文帝深觉宗泽还是嫩了点,这些同僚间的人情往来,多正常,这也值当请罪的。嗯,到底出身贫苦,真是老实。这样的人放到地方上,自己放心了。看看,收了点程仪都心有不安的人,朕也不用担心他刮地皮了。
这是正事儿。说完正事,宗泽就在信中跟皇上絮叨,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