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6 / 6)
道:“我记得听你说过。当日你还在西京上学时就替陈布政使出过主意,让商人出钱垫付,然后来年丰收了再还的。我们这次也可以用这个主意啊。”
宗泽摇摇头道:“这个方法用在收成好的地方比较好,毕竟商人都是图利的。这兴安州产粮如此之低,赚钱有限,估计没人愿意承手的。”
听得宗泽之言,真如担忧道:“这方法不能用在这里了?那可如何是好?”
宗泽答道:“用是可以用的,不过,可能是换个方式。不能想着用粮食换了。”
“不用粮食换,那用什么换?”真如问道。
宗泽道:“兴安虽然产粮不行,但是矿产还算是可以的,所以,我想拿铜矿去换。我已经发正式文书给陈尚书了,请户部留一个铜矿的产出给兴安州。让他允许我用这铜矿去换粮,我也不是要用很久的。只要给我两年时间,我必定将铜矿还给户部,且让我兴安州不再吃广惠仓的粮食。”
陈尚书接到宗泽的折子,仔细看了起来。看到宗泽说只要铜矿两年的产量,日后就不会再让兴安州百姓吃广惠仓的粮食。心道,这小子可真是年轻气盛,这兴安州是出了名的穷的,山大地少,粮食是年年不够的。两年就想解决兴安州的粮食问题,可是太过夸口了。
腹诽是腹诽,但想着宗泽说这话肯定不会是无的放矢的,陈尚书接着看了下去。当看到宗泽后面所奏条陈,陈尚书越看越觉得可行,直道可也可也。这陈宗泽这方法要是在兴安州用好了,日后还能推广到天下。如能真能如此,那到时他们陈家可又出了个人物了。
兴奋的陈尚书立即将这封奏疏呈到了建文帝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