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44 二战挽歌(八)(3 / 4)
给他那天算起,就没有翻了超过两页。每次强迫他看,最后也只会变成他午睡的绝佳遮阳物。
江九幺有了觉悟,而之后的行动也证明了她的话不是随便说说的。
没错,知识就是力量!
时间越到1938年,这年克罗蒂雅从柏林工业大学毕业,她才刚满二十岁。她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成为讲师,早两年已被誉为物理及有机化学双领域的天才。
也因为这样她得以向政府申请了特别保护,让毫不逊色于姐姐的天才少年阿道夫有了更多机会进行喜爱的科学事业,而不用被迫加入军事学校参加少年兵团,而这也是帕翠莎所希望看到的。
最近,阿道夫在研究量子论,而课余时间则在帮一位远房的姨夫升级一款杀虫剂,他的药剂公司正因没有订单面临倒闭的困局。
在姐姐克罗蒂雅的陪伴下,他已经走出了母亲在自己面前被炸死的阴霾,日子过得比较充实。
这天是1938年的11月9日。
江九幺的二战纪年表里没有这一天,而她跟往常一样忙活到了晚上,她的研究停不下来,一段时间没有拿出成果很容易被当局质疑。
不久前,她在与导师哈恩在实验中得到了惊人的发现,当他们用一种慢中子来轰击铀核时,竟出人意料地发生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情况,反应不仅迅速强烈、释放出很高的能量,而且铀核分裂成为一些原子序数小得多的、更轻的物质成分。
这或许就是核裂变。
有了这样的认知后,江九幺在那之后的研究反而变得束手束脚起来,克罗蒂雅的求知欲和江九幺对后世的顾虑发生了巨大的矛盾。
再这么玩下去,她大概真的要弄出核爆了。
江九幺苦恼地叹了口气,惹得早已将接人看做习惯的里昂先生看了她好几眼,完全搞不懂她又在惆怅些什么。
事实上,在帕翠莎去世后,里昂先生就一直贯彻着以“路过”为名来接送她的优良传统,沉默的男人以固执的想法坚持了些什么。
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江九幺便会噼里啪啦地说一堆,里昂先生就是她的最佳听众。当然,他鲜少发表评价,但只要她愿意说,他就会在一旁安静地听着。
“我大胆地猜测,这种现象可能就是我跟老师当初曾设想过的铀核的一种分裂。”
江九幺絮絮叨叨说着自己的实验结论,要知道核裂变的意义不仅在于中子可以把一个重核打破,关键的是在中子打破重核的过程中,同时释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