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4)
“这位姑娘的签乃是下下签,此卦乃是燕子衔坭之象,意为凡事劳心费力也。”
她听着这话不似吉言,却似懂非懂,眼珠一转,又问道:“那姻缘运如何?”
“不合。”
她一听愣住了,这签本是李瑁那支,若是姻缘不合,难道……来不及多想,只听李瑁淡淡说道:“不过是一支签罢了,何必多想?我们走吧。”说完将她手中那支签抽出往桶中一掷,转身走了出去。
玉茗一愣,忙跟着跑了出去。老僧看了眼他俩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阿弥陀佛,善缘虐缘,皆是天意。”
她蹦跳着跟在李瑁身后下了台阶,瞧着他脸色比来时好了些,心中也是欢喜,瞧着东市那边围了些人,不知有什么热闹,便求着他一起过去看。
李瑁本不喜欢这等喧闹之处,可经不住玉茗又是撒娇又是央求,无奈只得点了点头,跟着她往那边走去。走到跟前,才发现是一班百戏艺人在闹市门口表演。
她见那人将一把剑慢慢吞进口中,惊呼一声,吓得双手捂住眼睛,却又好奇的从指缝中偷偷看着。她这番孩子气的动作看在李瑁眼中,眼中露出一丝笑意。
等到那吞火的艺人上场时,玉茗已拉着他挤到最跟前,只见那人将一根棍棒两端皆点上火,先是绕着场子舞了一圈,从他们面前经过时,那火球倏地扑了过来,吓得她往旁边一躲,正靠在李瑁怀中,他一愣,低头看着那个小脑袋缩在自己怀里,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涌上心头。
待回过神来,她才发现自己竟然靠到人家怀中,惊得赶忙站直了,也不敢往旁边看,只装作什么也没发生,一颗心却砰砰直跳,连脸都红了。
李瑁看她白皙的小脸连带着脖颈都泛起了红晕,暗自好笑,却也没说什么。他这些日子阴郁的心情突然放晴了一般,透进明媚阳光,那口闷在心中的郁气也随之消散。
回去的路上,两人未在说什么,却没有丝毫尴尬,待到了杜曲街口,玉茗跟李瑁告别,她轻轻施了一礼说:“多谢寿王殿下相伴,小女子这便告辞了。”
李瑁微一点头,转身向前走去,忽听身后那人喊道:“寿王殿下!”他回过头,只见那娇小的人冲他一笑,喊道:“愿殿下得偿所望!”说完仿佛小鹿一般,欢快的跑进巷口,再也瞧不见。
他愣在那里,好一会儿才转过身,继续前行,脸上多了丝笑意。得偿所望,希望能如此吧。
只是,这一年注定是许多人的流年,十月,玉茗母亲杜氏沉疴难医过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