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 / 8)
天宝五年, 这一年还没出正月,韦氏家族便遭受了又一次危机。朝中有人以太子妃兄韦坚乃皇亲国戚, 不应与守边将领私下结交为由对韦坚提出弹劾。接着,宰相李林甫则向玄宗奏称韦坚与节度使结谋,“欲共立太子”,玄宗闻言,立即下令严审两人。
朝中人皆知道, 这番风雨并非针对的是韦家, 而是太子。李林甫当年在三庶人案以后并未支持忠王, 而是站到武惠妃那一边,直到李亨当上太子,他怕有一天新弟继位清算旧账, 便一直想要再易太子之位, 再加上他与韦坚在安禄山一事上起了冲突,更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 欲除之而后快。而玄宗虽知道这个儿子无甚根基,却也忌惮韦家, 因此对李林甫未加干涉。
此事一出, 触动了玄宗心中的逆鳞,他勃然大怒, 不仅将相干人等皆抓入大牢, 甚至仅凭李林甫等人一面之词,将韦坚流放,令其半路被李林甫所杀。
太子李亨因此惧怕起来, 他生怕自己跟当年的废太子李瑛一般下场,情急之下,赶忙进宫谢罪,并提出与太子妃韦氏感情不睦,求圣人恩准和离。
十六王宅与大明宫只有一墙之隔,消息总是传得很快。旨意还没下,玉茗便已听到信。她担心韦瑶儿那番心气想不开,便想着要去太子府看她,可又一想,自己已是寿王妃,不比从前,行事代表的并非是自己,而是整个寿王府。
斟酌再三,她还是忍住了没有去,只命人勤打听着太子府那边消息。却没想到,几日后得到的,却是韦瑶儿出家为尼的消息。她大吃一惊,这时也顾不得其他,忙带了婢子向那寺庙赶去。
这寺庙虽是在宫禁中,乃是当年武后毗邻宫墙而建,却因玄宗信道,是以香火并不旺盛,地脚也偏了些,跟杨贵妃出家时所待的宫内道观相比相比,显得冷清了许多。
玉茗让宫女在外面等着,自己独自走进殿中。只见一青衣女尼坐在蒲团上,一手敲着木鱼,一手握着佛珠,双目微闭,嘴中喃喃唱诵经文。即便她一张素面看着有些憔悴,那满头的青丝也不见踪影,玉茗却仍认出她便是那曾经春风得意的太子妃。
她心头一酸,慢慢走过去,唤了声姐姐,就再也说不出话来。木鱼声停住,韦瑶儿慢慢睁开眼,看着她,凄然一笑:“我猜到你会来看我,也只有你,这个时候会来看我了……”
玉茗见她面色含悲,轻轻握住她的手,想要说什么,可那些话都卡在喉咙中说不出来,只喃喃说:“姐姐为何这般想不开……”
韦瑶儿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