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 / 4)
朝堂,似乎十分不平静,太平盛世似乎还在昨日,可是终归是过去了。连她这久居王府的妇人都知道,城中皆在议论,说那安禄山要反,可偏偏圣人不信,不顾朝臣反对,将安禄山放归边境,无异于放虎归山。
她看着屋外的阴沉天空,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谋反,安史之乱祸起于此。
消息传到长安,朝中一片哗然,玄宗知道后初时仍不相信,直到十五日才确信安禄山确是反了,这才慌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杨国忠一见安禄山终于谋反,得意洋洋的在玄宗面前说,造反的只是安禄山本人,那些将士并不愿意随其叛,过不了几天,就会溃散。
玄宗一听,不顾太子及其他朝臣反对,没有及时召回精锐守军抵抗,延误了战机,然后又听信杨国忠谗言,误杀封常清、高仙芝两员大将,最终导致唐军一路溃败,天宝十五年正月,安禄山攻陷东都洛阳,在那里登基,改元圣武。
眼见着突然兵变起,整个长安城笼罩在战火的阴影中,失去了往日的繁华。连平康坊中最热闹的酒肆也关了门,虽说洛阳还远,可那里毕竟是皇帝的行宫,反军一个月就打到了洛阳,离长安又会有多远呢?
玉茗呆在王府中,却更担心的是李瑁。自从杀了几员大将,圣人便把几位皇子封为节度使以抵抗反军,其中便有李瑁。想到当年他负伤而归,她心里总是害怕,可如今国难当头,她怎能拘泥于儿女私情?
而此刻在太子府中的李瑁同样心神不定,他问道:“太子为何此次不言反对?”
方才他跟太子面圣,听杨国忠说要玄宗去幸蜀。说的是临幸蜀地,其实就是逃离长安避难。只因那蜀地是杨国忠所辖,他早已在那里备好一切,只等玄宗前去。
李亨摇摇头说:“十八弟,难道你忘了那白白被杀的封常青和高仙芝了吗?这个时候反对杨国忠,便是自讨苦吃。”
“可是,就此逃难的话,长安城怕是要失守了。”李瑁双手紧握,狠狠地说。国都沦陷,国将不复,这乃是天大的耻辱,不仅是国君,就连他这皇子也深感羞愧。
李亨叹了口气:“眼见潼关失守,叛军很快就要打到长安,此刻朝中大臣们也已纷纷逃亡,每日上朝的人越来越少,事到如今,除了离开,还有什么办法?”
“可是,皇宫之人少也有上千,如此阵仗,如何走得了?”
李亨瞧了他一眼,看看左右无人,悄声道:“圣人的意思是,只选妃嫔、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