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暴风雨来了(2 / 4)
了,使节阿史那思摩已经到了长安,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就要商量投降协议了,所以,孙享福的回笼觉可以多睡一会儿,因为,这种谈判,可不是三两句能扯的清的。
突厥人的提议很简单,颉利愿意放弃之前君臣之邦的政治姿态,与大唐结成兄弟之邦,并且愿意尊李世民为兄长,但大唐必须归还颉利八万突厥俘虏,以及一半的牛羊,约三十五万头,数量可以商量。
李世民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颉利不过剩下七八万残部,还妄想与朕称兄道弟呼?”
意思是,以颉利现在的实力,最多只配给大唐称臣,至于归还俘虏和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羊,这在这个时代是国际惯例,数字可以商量。
调子定下来之后,就会有鸿胪寺以唐俭为首的外交官负责跟他们谈,事情商量到这里,也日上三竿差不多要结束了,可王得用还没跑出来喊有本早奏,无本退朝的台词,就有文臣班子里面的一位御史出班奏道。
“臣有本要奏,臣弹劾太子,参与民间经营,与民争利。”
这人话才说完,便又有一位大臣出班奏道。
“臣附议,太子所营之酒楼,价格昂贵,一桌酒菜的价格竟达十几贯之巨,长此以往,百姓竞相奢靡,是以,此风不可涨,陛下应下令,关停此楼。”
“臣附议,不仅如此,此酒楼上演的戏曲,竟然拿前隋旧事做噱头,有引导百姓心向前隋的嫌疑,陛下应下令捉拿妖言惑主,蛊惑百姓的谗臣主谋孙正明······”
突然之间蹦出来的几个御史,把李世民的好心情搞的一点也没有了,恼火的看了一眼谏议大夫魏征,才开口道,“诸卿都是这么认为的吗?”
“呃,这个,臣虽未去过这间酒楼,但却知道,太子为皇储,不该与民争利,而且,奢侈之风不可涨,太子年幼,应多学圣人之道,不应该为了些许小事,损了名望。”
魏征是躺枪了,他属下的这几个御史上奏之前根本没有跟他打过招呼,而且,人精一般的他,又怎么会拿这种小事在商量突厥投降这种国家大事的当口来说,这是非常有损朝廷颜面的事情,同样有损的,是他御史台的节操。
“启禀陛下,御史台虽有闻风奏事的权利,但事情是否属实,须得有司明查,臣觉得此事该查明之后再议。”
事关太子,长孙无忌就不能袖手旁边了,出班奏道。
“此事证据确凿,昨日长安数千勋贵百姓皆为见证,何须再查,为太子名声计,微臣认为,陛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