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倭国使团(求月票)(3 / 4)
,经过他和李淳风两人对天气的推理,发现,关中地区明年或许有百年不遇的大旱灾。
李唐将整个国家一半的力量都集中在了关中,若是关中绝收,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冯盎将孙享福的话记在了心里,反正粮食种多了对岭南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那智戴去了长安,可就要劳你照应了。”冯盎谈完生意上的事情,最后才道。
“令公子文武双全,那轮的到在下照应,倒是在下这个庄子,要劳越公照应才是,另外,来年在下准备在崖州之地寻一块地,建设码头,倒时候,还请越公行个方便。”孙享福顺嘴道。
“崖州?哪里可比广州还荒凉,你在那里建码头做什么?”
“呵呵,若是往海外发展的话,崖州可是在更前沿的地方。”
孙享福笑着说了一句,冯盎才知道,他说要往海外发展,可不是一句玩笑话,原来他自己也这么看重海外,并准备付诸行动。
送走了冯盎,孙享福每日又过上了钓鱼,巡田的日子,眼见着稻穗一天天的饱满,他的心情也越发的好了起来。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努力,阿月终于成功的让小黑和小野能够听懂她的一个指令了,那就是卧地,让她扯着他们的大耳朵,爬到他们的背上去,所以,白云湖半岛上,经常看到阿月骑在小象背上到处嘚瑟的样子。
“阿月,今天的功课做完了吗?”
“呃,还没有。”
自从孙享福开始教她一些文化知识后,她就觉得孙享福没那么和蔼可亲了,原因是那些算术,写字的事情很费脑子,别的孩子都不用学,偏偏她一个人要学。
她却不知道,正是因为孙享福看她聪明,才升起了教她一些知识的想法,那些到了十多岁,还半句汉话都学不会的孩子,孙享福可没心情去教。
“你阿爹原本还想让我带你去长安的,看这样子,你是不想去了,那好吧!你就继续在这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吧!”孙享福板着脸道。
阿山已经被冯盎挑选出来成为冯智戴的随行人员之一,原因是他的汉话越说越好了,而且,他是首批被治好的大肚症患者,冯盎要派他代表所有岭南的病患,对皇帝表示感谢,毕竟,使节团队派来了十多个专业的医者,还拉来了十几船药物,现在,医者们已经全面接管了病患集中营。
那么,他去长安的意义,已经不是单纯的感谢皇帝了,而是一场政治秀,冯盎要让李世民知道,没有朝廷的支持,他岭南发展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