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餐桌议事(2 / 5)
干的少,他为了降低影响,还有可能直接派自家的狗腿子去农夫的家里拿。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孙享福是经历过后世社会体制成熟时代的人,自然有自己的一些见识和想法,出言向李世民建议道,“官员欺压百姓,是因为权力没有受到限制,他们做一些侵犯别人利益的事情,觉得是理所当然,禁止官员过市,不能根治这种情况,咱们要针对这些情况,重新修订制度才行。
比如,公民是可以举告官员的不法行为,这样就能给官员的权利套上了一层锁,而在举告后的诉讼判罚阶段,要始终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甚至可以让百姓匿名举告,只有负责检察,取证的官员知道举告者的身份,这样就不用担心百姓因为害怕官员报复,而不去告状了。”
“给百姓举告官员的权力?”李世民闻言,若有所思,已然觉得有些可行。
大唐现在的制度,基本都是继承了前隋,而隋朝正是败亡在这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下的,官员对百姓的管理又细又严,稍不如意,便可找理由叛死,弄的百姓人人畏官如虎,民不聊生。
而李世民此前被外患和灾难搞的焦头烂额,没有精力来改革,现在,外患已经解决,内部的灾难也基本平息,正是着手改进这些制度的时候。
但给平民百姓举告官员的权力,这对封建社会来说,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一地的官员如果震不住百姓,地方是很有可能乱起来的。
“陛下,百姓只有举告的权力,真正查不查,处不处罚,还不是朝廷说了算,所以,其实不用担心百姓拥有这样的权力之后,朝廷会难以管制,陛下可以将监察御史或者巡查御史的职权改一改,设立一个检察院,专门受理百姓举告官员的案件,组成人员全部启用专职的刑侦人员,只讲证据,不讲情面,并且只有查案权,没有审判权,与御史的闻风奏事,主动纠察不同,他们只有百姓举告,才出动查案。”
“另外,臣还建议,取消所有官员俸米和职田。”
孙享福说完一大段话之后,加了一句搭头。
然而,正是这句搭头,让在坐的所有人心里都是一惊,取消俸米职田,是会触动所有官员利益的事情,大唐现在有什么必要这么做?
见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自己,孙享福便继续解释道,“这么做的目的有很多,其中,就有提升官员犯罪成本的因素。”
“犯罪成本?”
众人已然还不太理解孙享福所说的这个新鲜词的意思,继续用询问的眼神看向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