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农圣 > 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

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4 / 4)

了药之后,杜如晦没有马上歇下来,而是请孙享福于榻前安坐,缓缓道,“老夫虽然有一段时间没有上朝听政,但也知晓了高句丽寇边之事,陛下欲东征高句丽久矣,此次,正明回长安,只怕不仅仅是因为令夫人产子吧!”

闻言,孙享福苦笑道,“本来就是因为贱内产子的事情,可出了这么档子事情,陛下又给我临时加了任务,现在,筹备出兵钱粮装备的事情,也落在我头上了。”

“高句丽非速亡之国,陛下欲行征伐之事,必然大动干戈,恐怕只有十六卫精锐尽出,才有些许胜算。”

杜如晦不愧是前任兵部尚书,对于大唐内外的情况,都烂熟于胸,一下子就猜到了当下的情况。

“莱公所言正是,此番潞公会征调十六卫所有精锐之士于长安整训,最迟明年夏粮收割,便会出征,人数保守估计,会有二十五万以上。”

闻言,杜如晦一副了然的神态点了点头道,“二十五万大军远征在外,一年的耗费何止千万贯,正明打算如何筹集这些费用?”

“正要请教莱公呢!”

忍不住肺痒,杜如晦咳嗽了两声,才又道,“老夫任兵部尚书多年,却也没有执行过这么大规模的征发筹集令,却是没有多少能教正明的,不过,老夫这几年来,对你多少有些了解,有些事情,老夫要劝劝你,该摊派的,还是得摊派,不要太害怕百姓会吃亏,吃苦。如果此等规模的大战你都不摊派,往后朝廷再有战事,就都不能往百姓头上摊派了,这治心,才是最难的。”

闻言,孙享福一愣,细细品味之后,却是觉得杜如晦说的很有道理。

百姓应该为国家承担责任的时候,不能因为自己觉得他们的经济情况不够好,而想办法把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转嫁到别人头上去,这样搞习惯了,他们反而会觉得理所应当,在此后朝廷必须要用出摊派手段的时候,他们就会有怨言产生,这就是人心,人性。

“莱公之言,让在下受教了,这几日,莱公还请按时服药,好生休养,过几日正明还有好多事情需要请教您呢!”

“嗯,你初为人父,正是安享天伦之时,别陪着老夫这个病秧子了,回头到兵部取老夫以往的一些手稿看一看,或许对你有帮助。”

“那就多谢莱公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