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今年科举不授官(2 / 5)
力问道。
“都开始建了,不过,目前也就最早开始建造的冶炼作坊主体建筑完工了,其它作坊,可能还要几个月才能陆续建好,春节后能够开工生产,就不错了。”
李世民虽然给渭南新城弄了几十万劳工,但新城的摊子太大了,需要用到人手的地方太多,不是短短几个月就能见成效的,现在已经九月中旬,按照孙大力的说法,也就是三四个月后,幸福村投资建设的大工坊,才能初步投入使用,估计真正的招满工作人员,高效的运转起来,还得一年多以后。
因为,很多工坊,简单的生产车间或许好建造,但是能够在里面生产的熟手工人,却是需要时间培训出来的。
“咱们本村的作坊不能停,可以先期招工培训,少量的生产,稍后,我会给一些你们能够生产出来的东西,列个单子出来,你们按照先后顺序,尽可能的在明年夏天之前,一直保持全负荷生产。”
“行,正好秋收过后有很多人闲了下来,回去之后,我马上就安排招工,只是,还有一个问题,咱们村子的场地可不够了。那些棉花,可是把咱们村一大半的地方全部都堆满了。”
由于新的户籍制度实行,关中的老百姓们更加愿意出门了,用工量比较大的幸福村,就时常有人来寻活计,招工方面,孙大力还是有些信心的,当然,有些问题,他还得跟孙享福反应。
场地确实是个问题,尤其是棉花,这玩意忒占地了,孙享福听了孙大力之言,转头向石宝问道,“大郎,你娘今天来了吗?”
“来了,在楼上看望夫人呢!”
“一会帮我转告她吧!从明天开始,让制衣作坊所有熟手工人领一个生产任务,把原材料发放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带回家里去制作,一个熟手工人如果一天能够制作两套棉甲的话,你们就每天给他派二十套的量,做不完,让他们自己找邻里乡亲帮忙,只要他们按照要求的质量交货,就能拿到全额的工钱,如果能够超额完成的,给奖励,多做多奖,现有的制衣作坊,今后只作为培训场所和收发货的场所。”
孙享福的这套手段,等于是定价发货,给熟手工人包工,其实,在农耕社会,织布,做衣服的活计,大多数妇人都会做,现在的制衣作坊差不多有两千多熟手女工,这些女工做夏衣短打,每人每天可以做十几件出来,做长袖,长裤或者秋装,简单的棉袄,一天也能做出三五件,至于厚实,功能比较多的棉甲,一天就只能一两件了。
不过孙享福知道,这些东西制作起来其实并没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