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南方局势(2 / 4)
够让处于贫穷落后状态的蒙舍诏百姓对王浩感恩戴德了。
所以,在蒙舍诏的王浩,就跟在岭南的孙享福一样的,是受全民爱戴的人物。
而王浩为什么要跑来蒙舍诏,策划将诸多分散的部落整合成为一个国家,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前番有属下的探子回来说,林邑国沿海有个小部落,跟岭南那边的联系比较密切,还看到孙正明的水轮帆船给他们接济物资,细查之下才知道,这个叫巴塔的部落,原本只是一个几百人的小部落,首领叫巴木,三年前就是他给孙正明提供了稻种,后来在孙正明的支持下,他的部落壮大了好多倍,现在,光是配有铁质武器的青壮就有数千人,占据了沿海周边数百里的范围,连林邑王范梵志都不敢与之交恶,而且,他们还在快速扩张,据说已经在筹备建立城池了。”
“孙正明在交趾沿海发展了一股势力?”
听到这个消息,即便是智慧如王浩,也有些意外,林邑国便是建立在汉朝的交趾郡旧地,其情形与云南这边没什么两样,各处深山老林的部落,并不认同所谓的王,处于多部落自治的状态。
而巴木这股势力,其实是赵龙为了练兵,偶然发展起来的,现在,却是很有可能影响王浩的一些计划,因为,他原本就打算将云南六部统一之后,继续向南边方向扩大发展的。
他丝毫不怀疑在孙享福更多的支持下,这个巴塔部落,会发展成为南方沿海的主宰,因为在这里,有铁质刀枪箭头,就已经比大多数用竹枪竹棒子的部落先进很多了,更何况,他们还会获得很多孙享福的技术,或者武力上的支持。
“这个部落的崛起跟您的计划有冲突吗?要不要属下想办法将其除去?”
“那倒不用,你先派人密切关注吧!要是现在动了他们,很可能引起岭南方面的注意,孙正明和冯盎联手,在南方,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咱们以后行事,必须要更加谨慎些了。”
王浩说完,就开始闭目沉思起来,张诚知道他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喜欢别人打扰,便不再作声,退了下去。
蒙舍诏的领地在六诏之中处于最南边,所以被人称之为南诏,其部落子民,也被称之为南诏人,他们特别喜欢养猪,而且还养在自家房子底下,这导致村落里面总有一股臭烘烘的猪粪味道,可他们似乎并不抗拒这种味道,张诚却是有些受不了。
据说长安那边现在有好多一年就能出栏过万头的猪场,那里的猪长的很快,猪舍也干净,关键是杀出来的猪肉,不像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