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论洛阳的经济发展(月票加更)(2 / 5)
奉上,相信陛下和朝臣那边,不需要您多解释,他们也都懂的,毕竟,他们在善阳,可是住了三个多月了。”
其实,体验善阳的管理制度,才是李世民这次北巡给国家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孙享福知道自己凭空的跟大家讲这些管理制度的好处,大家多半是接受不了的,直接让他们看到实例,情况就不一样了。
在切实感受,甚至喜欢了善阳的那一套管理模式之后,他们对于现有的这套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看的就更清楚了。
甚至,有些人习惯了那边自由开放的环境,回到了长安,会不习惯,它能够对所有的官员产生认知上的影响,知道还有另外一条路,也是走的通的,让大唐在整体改革的道路上,变的更加顺畅一些。
谈完了这个问题之后,长孙无忌又跟孙享福谈起了关中新农村建设的情况,他的执行能力也是很强的,只用了一年不到,就将长安周边三个县七成以上的村庄换了模样。
不过,其中有一些原本是五姓七家掌控的村落,现在那些村落空置的砖瓦房屋,如果白送给迁居过来的高句丽百姓住,显然有些不合适。
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长孙无忌还是知道的,一下子对他们太好了,往后,这些百姓就难管了,但是如何调整,他却一时没有想到好办法,便想听听孙享福的意见。
“这个很简单啊!对外出售即可,您不会以为,那些被陛下征调到渭南做工的百姓,还想回到他们那些贫瘠的村落种地吧!
直接就近安置他们的住房,顺势将原本那些贫瘠的村落撤销不是很好吗!
您只需要弄一个置换政策出来,拿原本贫瘠的土地,折价抵扣这些砖瓦新房的一部分费用,补齐差价就好,钱不够的话,还可以给让他们办理贷款和分期付款,只怕到时候,您手头上的空房还不够用呢!
至于那些高句丽百姓,且先让他们住两年窝棚式的民居,然后再逐步给他们建设成新农村,这样,他们才会知道咱们朝廷给他们办了些什么事,从而让他们知道,听从朝廷管理安排的重要性。”
“此策大善。”长孙无忌一拍桌赞道。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您也要考虑到,今后,渭南工业新区会有大量的用工,按照目前数十个大厂的规模,明年陆续投入生产之后,就将会有数十万工薪阶层在这里聚集,保障他们的日常用度和住房,就是一项重大的任务,而且,人多了,地价就会涨,就像人口密集的长安和一些人口稀疏的偏远小地方的差别一样,后续,这座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