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合理规划的重要性(2 / 8)
区排的太密了,后续再有工厂入驻,往远些安排,要给厂区中间开辟出足够的生活空间,到时候,来这些厂区务工的工人,可能达到百万之多,你不能让他们上下班,跑几十里吧!
每隔五里左右,必须留出一个医院的位置,人口密集了,生病的人也多,到时候,要保证他们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至于生活区,到时候都建楼房吧!能节省不少土地,反正在这里务工的人,不需要农耕工具,不需要养牲畜,只是居住而已,可以模仿客栈,建厅室房。
而且你先期就要将卖蔬菜,米面的市场弄起来,每三里地,必须要有一个,还要留出卖日用品,小食的店铺位置,像按压井这种生活水源设施,也要遍布整个城区,对了,工业排水,和民用排水的水道,要分开。”
古人对于城市建筑,其实都有了一套自己的规划,像排水这样的问题,你要是让一个草原上的人来负责建城,他们就不会考虑到,但中原人已经有了上千年修建城池的经验,就肯定会考虑到。
马周是对于善阳的建设有较深研究的人,他知道,工商业是不分家的,预先也设计了很多方案,只是他没有预估到这座城市的人口最终会到达百万的级别,孙享福对于百姓的基础生活条件,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不过现在很多厂只是在做基础建设,甚至没有开建,他与人协商之后,略作调整也还来的急。
“下官请都督前来视察一番,果然是明智之举,咱们先到冶炼厂里面去看看吧!”
才在主体规划上大致看过一遍之后,孙享福便提出了这么多的建议,让马周受益匪浅,而真正保障军需的紧要部门,是冶炼厂。
此前,听从了孙享福的建议,马周已经召集了很多熟手工匠到冶炼厂工作,新招募工人的也开始进行培训了,进入了冶炼厂的大门之后,倒是让孙享福看到了一个熟人,老船工杨顺水,他正在给很多人讲课,孙享福并没有打断他,而是细细看起了冶炼作坊的内置。
首先整体感觉就是一个字‘大’。
从大门进入的第一个冶炼车间,就差不多有长安的半坊之地那么大,而类似的冶炼车间,足有八个,至于更加需要场地的锻造车间,更是多达十六个,还有十多间非常巨大的矿石仓库,成品装备仓库,只是这冶炼厂的规模,就有以往的渭南县城大了。
不过目前,它也就是房子大而已,内里,还没有任何配制。
里里外外全部走了一遍之后,孙享福的面色越发暗淡了,马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