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开考(3 / 5)
为医学在进步,简陋,过时的东西,就要淘汰。
然而,即便是这几本书,到了唐初的时候,也是残缺不全的,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只剩伤寒篇了,华佗的《麻沸散》以及各种外科治疗手法,全部都失传了。
所以,这个时期治病,主要是靠医师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一位医师,能在一个方面,有效的治好几种常见病,已经是不错的水平了,大多数病,都是得不到治疗的。
你要考他们,其实也只能用一些常见的病症来考,弄的高深了,那就只能很遗憾的告诉你,今年的医科白开了,因为没有人能考的过。
“如此看来,今后的科举,都要严查这种夹带的行为了。”
萧瑀如是说着,孙享福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道,“这次吃了教训,他们下次,还会用更加隐秘的手法夹带,所以,严查是必须的,然而,总会有一些漏网之鱼的,不过,好在咱们还有实践的一关,即便是他们的考试成绩再好,在实际工作中不行,也只能说明他们是个废物,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萧瑀反复默念了孙享福这句话几遍,才点头道,“正明此言说的好,但愿这些考生能体会到你的苦心,实习的时候,能够身体力行,多为国家和百姓做好事。”
“当官的,始终是统治阶级,让他们个个都为国家和百姓做好事,就像儒家一样,把理想套进了现实世界里,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们只要少作恶,少欺压百姓,咱们这个国家,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即便是在文明程度远超古代的二十一世纪,又有几个官员是一心为百姓服务的呢!虚荣,贪婪,奢侈,等等,是正常人都会有的情绪,谁也无法抹杀掉这些人类的情绪,只要大部分人身心是正的,不作恶多端,国家就还是能保持高速发展,不断富强。
“正明说的是,有能力当官的,也未必都是好官,所以,你我还任重道远啊!”
萧瑀和孙享福,只是在闲聊而已,却是让一旁的孔颖达即将他们的对话听了个真切,内心里的感悟十分之多。
儒家学说,就是个万金油似的东西,他可以根据统治者的需求,改变自己的性质,只要他们一直把自己摆在服务统治者的位置,就肯定有统治者需要它。
而李唐王朝,看上去更加注重实践,那么,他以后讲课的时候,就应该着重叮嘱学生们,偏向实践,从而,让皇帝喜欢上他们儒家的这一套,从而改变朝廷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