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约定谈判(1 / 4)
水路转运公司的事情,是孙享福还在长安的时候,就有构想的事情,想要大唐的经济全面开花,那么,遍布全国的交通运输网络,就要率先激活,修水泥公路的事情还太长远了,以目前的国力,根本难以实现,水运,倒是可以最先利用起来的。
让武士彟掌握长江水运这条经济命脉,再帮他解决掉来自于张亮的后顾之忧,相信在打击地方豪强上,他应该能比历史上做的更加好,而孙享福要做的,其实就是帮他制定一些具体而且高效的办法,让他少走一些弯路。
“小媚娘,帮孙孙叔叔将这张地图展开。”
孙享福一早在工部那边调用了一张长江水道图过来,上面,有这个时期较详细的沿岸州县的标注,对照着上面的标准,孙享福开始书写起计划来。
“孙叔叔是不是想要在沿岸所有的州县建立码头?”
“怎么,这你也猜到了?”
“当然,您刚才不是说要将百姓们手中的货物都收上来,然后贩卖给其它地方有需要的百姓们么,没有码头可不行,不过,媚儿觉得,不应该给那些豪强掌握的州县建码头。”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自己会建啊!咱们何必费这个功夫。”
闻言,孙享福一笑,有些赞许的看向她,结合武士彟先前给孙享福讲解的山南道地区豪强的分布,孙享福将顺势将一些地方从项目中剔除,反而,更加关注起那些地图上,比较贫困的地区起来。
因为他知道武媚娘说的对,那些世家豪强,看到了水运带来的好处,不跟风才怪,到时候,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他们就会将自家门前的码头建立起来,供大船运输。
其实荆襄地区,自汉末以来,水运交通就已经很发达,不过,以往那些民用船只都不大,码头的规格也小,肯定是不能供以后使用的,孙享福将属于山南道地区的州县标注出来,武士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改建,或者重新择地修建,反正有人会出钱,他只要负责组织人力修建就行。
至于农业方面,孙享福也有些构想,这里的百姓都喜欢临水而居,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湖区,莲藕,莲子多的很,就连原产地欧洲的菱角,也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在这边广泛的传播生长,但基本都是近乎野生,小范围的种植,公当地人食用,并没有人专业成规模的种植,面向全国销售。
原本就是湖北的人的孙享福对这两样作物再熟悉不过了,他知道冬日里长安的莲菜价格不菲,而且,莲子一向被大家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