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各家打算(3 / 4)
,田地会害了咱们不成?
朝廷始终是要依靠咱们耕种田地,来产出税收的,咱们种的田越多,产出的多,朝廷的税收也多,两利的好事情,朝廷怎么会在这样的事情上下绊子。
今天召集你们家来,要讨论的,是如何将咱们拿到手上的田地都种上,这田地骤然间多了两三倍出来,你们各家的人手,应该也不够吧!”
蔡璨仗着年纪大些,一直以山南道地方氏族之首的地位自居,他却不知道,其余几家的族长,可并没有认为自己低了他一头,纯粹是尊老,才不与他计较而已。
“朝廷在土地的事情上给咱们让了利,他们想要一些人手去开新田,种新作物,咱们不能与他们争抢,否则,他们的事情办不成,只怕也不会让咱们好过。
咱们各家属下原先的隐户农奴,虽然都要去衙门上那个什么公民户籍,但是朝廷的政策,就是五姓七家也对抗不了,何况是咱们。不过,孙正明也留了余地,他并没有给咱们属下这些人按户籍划分田地,也就是说,名义上他们是自由了,但实际上,他们还是得靠给我们各家种地为生,这就是朝廷对于所有世家的妥协,当初五姓七家也是这么弄的,目前来说,和朝廷保持默契,咱们没有什么实际损失。
不过,田地多了,咱们人手不够,就得想办法解决,听说关中有很多新式农具,能够让农夫耕种起来更加省力,快捷,稍后渭南的农具工厂会大量生产这些农具,咱们几家可以联合给他们下大订单,不仅价格会便宜很多,量大,他们还有大船专门负责送货上门。
当然,这只是其一,关键还在人手,咱们不能在本地与朝廷争那些卖了土地的百姓,却是可以派人往周边贫瘠州县去招募人手,反正那些百姓有了新的户籍之后,可以自由出入外地,连衙门都管不着,咱们得趁早下手,归拢一下,即便是给他们佃户的待遇,咱们也是大有赚头的。”
蒯昭本人这两年可没少待在关中,他见识过那边的农耕效率和产出,熟知那边的政策,以及一些市面上的消息。
他甚至打算弄一些关中的熟手农夫到门下,种植一些棉花,胡瓜等作物,在山南道本地销售,只是目前那些他联系的人,还没有掌握好留种和育苗的全套技术,他给其余几家提出这样的建议之后,其余几家的族长,也纷纷点头。
不过,他这却也是给黄续提了个醒,想到了一个大问题,道,“新的户籍政策,不禁止百姓外出,要是,有人出高价,打咱们几家属下人手的主意怎么办?”
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