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又是神来之笔(2 / 4)
豹他们转做污点证人,这几家的黑材料,早已摆在了李世民的案头,正因为想要彻底打散他们,所以,不能表现的急迫,甚至都不能让他们有所察觉。
他们不是刚拿了大量的土地,需要人手耕种么?
法部的官员一旦开始下乡宣讲,老百姓们很快就知道了自己拥有一些什么权益。
报纸上的信息一旦被百姓知晓,百姓就不会再甘愿在只为了两餐而贡献自己的劳动力。
比如山南道地区,就会有长江水路转运公司,大量招工修建码头,开船收货的消息,关中招工的消息则更是会铺天盖地。
除非这几家能开出比关中各个工厂,或者水路转运公司的条件更好的待遇,否则,他们不仅找不到人给他们耕种田地,甚至,原本一些帮他们耕种田地的百姓,也会经不住诱惑,跑到关中来务工。
地方豪强想要将自己得到的土地都耕种出来,那么,他们想要花的代价势必会很大,因为,信息发达之后,总有人会想要摆脱穷困的命运选择走出去的,这些走出去的人好了,会带动更多的人走出去,形成一股潮流,这股潮流,不是谁说挡,就挡的住的,有律法作为保证,那些地方豪强除非造反,否则,无解。
当然,即便是他们造反,响应他们的百姓也会很少很少,有好日子谁不会过,谁会陪着你玩命?
这还只是第一步,实际上,其实并没有给这些地方豪强带来多大的损失,他们大不了将一些种不完的田地退耕,种上不需要太多人打理的树木之类的就好。
真正对他们的根基造成冲击的,是那些走出去的普通百姓富了之后,对于他们本族人的影响。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即便那些豪强的本族子弟,以往可以吃饱,能穿的体面,可当人人都比他们吃的更好,穿的更体面,住的更豪华的时候,他们肯定就会思变,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更多明的,暗的,经济手段,来拉开他们与那些走出去的百姓的差距,一旦形成趋势,就是地方豪强势力被彻底拔除之时了。
能想到这么深的,整个朝廷上几乎没有,李世民,房玄龄,也是在看过孙享福的密奏之后,才了解他整个谋划的,用李世民当时的原话来说,“正明此策,真是神来之笔也!”
“陛下,老臣以为,法部能够承当此任。”
魏征率先跳出来出声支持了,事实上,他也比较担心法部的官员在地方上太闲了,因为,大唐一年,所有上刑的官司加起来才两三千起,如果法部的构架全面完善的话,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