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农圣 > 第423章 春耕调整

第423章 春耕调整(2 / 4)

使用精耕细作的种植方法,亩产五百到六百斤,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李世民在这方便,十分信的过孙享福,点了点头又问道,“八百万亩适合种植小麦的田地,关中有吗?”

这个时期,关中的开发程度可不像后世,一个县都有百万亩耕地,这个时期的大多数县,整体面积才一百来万亩,其中开发出来的熟田,超过三十万的都不多,关中之地现在虽然已经有三十好几个县,但整体耕地面积才一千多万亩,不过都是上田,因为中下田,去年已经全部实行了退耕。

从关中农户的人口户数,也可以得出比较具体的数据,整体改革之后,加上新迁来的农户,总共差不多一百万户,每户大概八十亩田左右,加上一些大户的私田,可不就是一千万亩多一点么。

“有倒是有,不过,八成左右的田地种麦子,那么其它经济作物的数量,就会大大的减少,百姓们的收入也会相应的减少,并且,让大部份百姓对自家所有的田地进行精耕细作,只怕会很辛苦。”

闻言,李世民思考了一阵之后,才道,“朕意,今年给关中给百姓减免税赋,另外,调关中参加训练的府兵帮忙耕种,而你幸福村去年预留下来的那些经济作物的种子,全部调往善阳种植,你以为如何?”

善阳那边由于昼夜温差大的原因,种出来的瓜果比关中还甜,棉花结的棉桃,也比关中的还多,这就是土地肥沃,日照充足的优势。

不过,那边也有一个劣势,就是普通百姓没有关中的百姓善于耕种,去年那边的棉花瓜果,其实大多都是各大世家门下的汉民百姓们,在孙享福的指导下种植出来的,今年,要更大范围的上马这种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经济作物,就势必要让很多刚刚接触农业的牧民参与,在技术支持方面,承担的压力会大很多倍。

“臣尽量力求高产吧!”

关中的百姓,要适应精耕细作都得需要好几年的功夫,更加别说那些此前没有接触过农耕的牧民百姓了,所以,即便是孙享福,也不敢把话说的太满,他知道李世民这么调整打的是什么算盘,善阳之地的免税期,可是今年到期,将这些经济作物转移到耕地面积更多的北地,大唐今后的税收,恐怕会再度增加。

“陛下,如今正月就要过完了,臣打算立即组织百姓开始整田,另外,农部预留了三十万亩试验田,还需得陛下派人帮臣给整出来。”

“试验田的事情,朕此前在奏报上面看到过,不过,还没有完全明白它的作用,你可否与朕讲一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