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农圣 > 第439章 铜矿的问题

第439章 铜矿的问题(3 / 4)

到蜀中去,再除去李世民要带到善阳去的兵马,那么,留守在长安的兵马,就可能只有一两万了,偌大的长安城,需要防守的城门都有十几个,再加上平时执勤就需要一万多人的皇城,只用两万人来防守,几乎是完全处于空虚状态。

但是,在李世民和李靖这两位战略大家看来,长安却是固若金汤的,且不说长安城墙高大,还配备了新式的防守装备,光是各家权贵的私兵家将的人数,也有过万。这些人在长安受到威胁的时候,应该都会出来守城,除非再有像当年牛羊,二十万骑兵冲入关中的情况,否则,在外部防线布置齐整的情况下,三五万人的暴乱,长安守军可以轻易的镇压。

他们这样精于战略的人都觉得没有问题,孙享福这个不怎么懂战略的人,自然也不好说什么了,于是,军事方面的调动,就这么定了下来。

再之后,就是商定明天朝堂上给舍龙什么样的封赏,以及优惠条件的问题了,这方面,自然是以孙享福为主讲,因为,做生意,大唐没有人能比的过孙享福,这已经是大家公认的事情了。

在后世,孙享福可是去过云南旅游的,对于四季如春的云南之地,他是有非常多的农业构想的,不过,这些构想想要在这个时代实现,却是非常之难,那么,退而求其次,孙享福尽量的回忆云南有关的特产,很奇怪的是,他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是铜矿。

铜矿,一直是大唐最紧缺的矿物之一,因为,大唐的钱币,就是用铜制造的,而大唐的商业之所以和宋朝有那么巨大的差距,主要原因还是钱的数量太少了,北宋时期,光是铸币,一年就可以达到数百万贯,比大唐一年全国的税收结余都不差,大唐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除关中和善阳之外,全国大多数地方,都还大面积存在以物易物的情况,而且,会因为换算问题,让普通老百姓遭受很多损失。

孙享福在造纸厂和印刷厂建好之后,曾经想过发行纸币的问题的,但是觉得时机还不成熟,首先是百姓对它的信任度的问题,后世的人们之所以接受纸钞,也是经历过很多历史沉淀之后,慢慢形成的。

宋朝的交子,明朝的宝钞,便是纸币试行失败的例子,深深的毒害了两个朝代的普通百姓,先以现金本位的存票,让大家接受纸钞这个东西很重要,等存票的模式逐渐被大家接受之后,再推行纸钞,大家的接受度就会高的多了,现在的情况就是,大部分地区的百姓,连存票是个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又怎么会相信你给的一张纸,就能当钱用呢!

当然,大唐对于铜的需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