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军议(2 / 4)
民和长孙皇后哪里,表现的也特别讨喜。
关键是这家伙还长了一副酷似李世民的面相,李世民因此对他特别宠爱,这次,就差点同意了他登车阅兵的请求,若是李承乾再表现的不堪一些,难保历史上的储位争斗不会再度上演。
李承乾不是个蠢孩子,只是孙享福此前一直让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条件,自行学习而已,过早的接触枯燥无味的政治,对于孩子来说,没什么好处。
在听过了孙享福小声对自己说出来的这些话之后,他整了整衣衫,一脸正色的走向他身后不远处的褚遂良,恭恭敬敬的拱手弯腰下拜道,“孤,多谢褚刺史为孤操办一切。”
骤然之前受储君如此大礼,褚遂良此前有多少的不快,现在也都烟消云散了,恭敬回了一礼之后才道,“学政治国,才是太子眼下应该专注之事,且不可自误啊!”
历史上,贞观四年五月,李世民就已经下旨李承乾‘宜令听讼’,如今已经是是六月下旬了,李承乾虚岁也已经十三,李世民这次来善阳,说不定就要让他‘听讼’,而一年之后,他就将实际接掌东宫事,历史上,贞观六年的时候,他就要行监国大任了,如果再像现在这样玩玩闹闹,可就还不如历史上那个李承乾了。
“孤此后,定当用心学政,不辜负列位卿家厚望。”
不管怎么样,李承乾的态度,还是很得孙享福等人所喜的,他的脑子并不笨,善阳的这一套,学起来也不难,至少,比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有趣易懂的多,接下里的时间,孙享福差不多都在善阳,在他的亲自教导下,想来一年之后,李承乾掌管个东宫,应该没问题。
就迎接皇帝的具体事宜,以及可能要跟皇帝进行的奏对,对了对词之后,孙享福才放李承乾回去休息,入夜之后,他又在书房里开始编写起了农门的基础教材。
次日清晨,许多得到了皇帝要来的消息的百姓,自发的聚集在了善阳南城门前,他们甚至准备了好多自家的特产,想要敬献给这位皇帝,过上了好日子的他们,平时除了研究一下吃穿,也开始好起了名来,而且,还有好多人,开始想办法读起了书,认起了字,听说皇帝批准农学院建到善阳之后,他们异常兴奋,很多人都想在农学院正式招生之前,学习一定的文化基础,以便入学。
当然,他们让皇帝感受到自己的热情,也不止是这些,有了更多的商业头脑的他们知道,皇帝越是来善阳,善阳的经济就会越发达,因为他总是会带一群有实力的消费者来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