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东边战事(3 / 5)
队来到之前,能拿下这座坚城,那么,唐军面对高句丽大军的反扑的时候,伤亡肯定会大大的减少。
数百里之外,渊盖苏文的大军已经行进到了大行城,现在,他面临着一个重大选择,唐军此次来势汹汹,三路大军,都已经将高句丽防线几座军事重地的基础防御撕开,上路大军已经抵达了延津城下,中路大军攻到了辽东城,并且,已经威胁到了安市城,卑沙城虽然坚固,但是,一直面临着大唐水路军的袭击,现在,沿海码头早已被唐军占据,唐军正在源源不断的从码头登陆,城池被围已是必然,所以,他需要分兵抗敌,而没有了人数上面碾压的优势,他又没有把握击败任何一路唐军。
而且,在他的大军身后,还有一支阴魂不散的小股军队,才三四千人而已,居然敢咬着他的八十万大军打游击战。
这支人马,正是由突围而出的张公瑾所带领,主体是由赵龙等孙府护卫队员和他们招募的新兵,这些士兵已经有了长达半年多的海上训练,赵龙原本是打算把他们培育出来接替自己执行孙享福的海上任务的,但张公瑾看过他们的身体素质之后,觉得只有让他们在战场见见血,才能完成士兵,到精锐士兵的转变。
新招募的人手只有三千人,在八百老队员的带领下,他们对于张公瑾下达的各种命令,执行的都非常到位。
游击战术,由于尉迟恭不遗余力的宣传,在大唐高级将领中,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这支人马有海路撤退的优势,往往打一场突袭之后,就立即远盾海上,补给所需。
并且,交战的时候,很少与高句丽大军正面厮杀,通常是快弩放几轮箭,杀伤你个几百上千人的,就毫不犹豫的撤离,渊盖苏文一旦下令追,等着他属下士兵的,就是各种埋伏袭击,让他们损失惨重,不追吧!本来就人心不齐的高句丽联军,士气就会下降的厉害,军心涣散。
张公瑾的战略眼光,是大唐众多统帅型将领中,仅次于李靖的,他自然是看到了拖住渊盖苏文大军,给主力大军争取进攻时间的好处,即便是冒些风险,他也觉得是值得的,但是,打过几场之后,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这三四千人的力量,或者说,小瞧了他们配备的那些装备的力量。
这三千多人每个人都佩有两把以上的连弩,每一个十人小队,还有一个望远镜,而且,船上各种装备补给物资非常多,他们可以敞开了使用,通常,他们行军起来,都不用担心被埋伏,上百个望远镜,能把周边的一切动静,探查的清清楚楚,他们的行踪也能隐藏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