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房谋(4 / 4)
有铁甲的时候,还不是照样打过很多场战争么,况且,长安城的城墙高达五丈多,城下的吐蕃兵,即便是仰射,弓箭力道也不大,只需要配备足够多的木盾,就能防御了,这么置换安排,倒是影响不大。
“至于人手,咱们关中,最不缺的就是人手,渭南这边,青壮男女全部算上,有一百三十多万,长安也不少,城内居民,至少能够发动几十万出来,还有周边二十多个县过来避难的百姓,至少也能发动出几十万,两百多万人,足以。”
长安城常住人口早就突破了一百五十万,成年人至少有一百多万,其中青壮成年人的数量,也有六七十万以上,这些成年人,只要发动一半左右,都有好几十万。
周边二十几县的百姓,那就更多了,由于今年实行了大规模的迁民政策,关中各县的人口配置都非常足,一个县至少也是两三万多户,二十几个县,六七十万户,成年人的数量,比长安只多不少,青壮人数,过百万都有,把他们也发动起来,这就是两百多万人了。
这些人要做的事情,其实就是给前排的人递石头,传柴草,保证车阵上的火焰,保证前排的人,可以向吐蕃人发动攻击而已,基础条件,就是要有勇气。
这一点,孙享福觉得,只要鼓动鼓动,其实不难,因为,关中的百姓在李世民的连翻民心攻势下,对于这个国家的归属感都非常强了,也不希望自己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就被别人破坏。
最后,就是如何让吐蕃骑兵,尽聚于长安城下了。
“如若,老夫以监国宰相的身份,假意代表大唐,跟吐蕃谈判,邀请吐蕃大军于延平门外,举行盛大的盟约结缔仪式,你说,吐蕃大军会不会因此,而尽聚于延平门外?”
“啊,这······”
即便是孙享福的嗓音嘶哑,听到房玄龄这个提议的时候,也不由的发出了一声惊呼,这虽然是一个不错的计策,但真正要落实它,要付出的,可是房玄龄个人的信誉问题,当然,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也可以将其粉饰成是房玄龄的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