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各有心思(2 / 4)
百万大军,已经被我们皇帝陛下率领的十万唐军打的溃不成军,如今,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
若是陛下回军的时候,你吐蕃如果没有与我朝达成协议的话,只怕,陛下从此不会让吐蕃人下高原一步。”
“呃······”
高句丽百万大军,这么快就败在唐军手上了?
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李世民这样的劲敌,太难惹了,搞到不死不休的局面,以后,吐蕃可能真的只能龟缩在高原上了。
然而,愣神了片刻之后,禄东赞却是心里一喜,他觉得,房玄龄越是这么强硬,大唐想要和谈的事情,就越发真实,也就是说,长安城的防御,确实空虚,那么,最后强不强攻不好说,至少,自己可以再让房玄龄加些价码。
“我吐蕃的粮食,衣料短缺,是因为适合耕种之地较少,怎么好全靠邻邦供应呢!倘若大唐朝廷能割让蜀中给我们吐蕃人耕种织布,在本相看来,这个事情就有的谈了。”
“割让蜀中?这怎么可能,蜀中世代汉土,生活着比你们吐蕃全部人口还多的汉民,别说陛下和朝廷不会同意,就是民间的百姓,也不会同意,如果大相不想促成此事的话,就自去长安攻城吧!关中全体军民,会与长安城共存亡。”
房玄龄说出这句决然的话,倒是让禄东赞突然意识到了有什么不对,大部队都在这水泥路上走了大半个时辰了,居然没有看到一个关中的普通百姓,道路两侧的村庄,也好像没有人烟的样子,看来,长安这边早就收到了蜀中的消息,已经将附近所有的人口,全部迁到长安城里去了。
现在离朝廷收到萧瑀的飞鸽传书已经是第五天的时间了,以关中水泥道路交通之发达,就算是普通老百姓慢慢走,都已经走到长安去了,道路两边又怎么会有人烟呢。
现在长安城可是聚集了关中三十来个县的百姓,五百多万人口,也只有在这么大的人口基数下,孙享福,杜如晦等人,才能完成一个两百多万人才能布置下来的超级大阵。
“蜀中之地不行,那玉门关以西之地,应该可以了吧!那些地,原本可都不是在唐国治下的。”
房玄龄闻言,却是再度摇头道,“向西的通道,事关我大唐的整个商业,同样是不可能让出的。”
面对房玄龄再度的拒绝,禄东赞虽然表面上一脸寒霜,但心里,却加确定了大唐出钱买平安的心思,毕竟,吐蕃,对于大唐来说,确实是个只能守,没法攻的国度。
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