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3 / 4)
提高了五成左右,这已经足以震惊世人了。
除去两成左右谷壳的重量,亩产能有十石大米,即便是普通百姓不可能种到孙享福这个程度,七八石左右,还是很有可能达到的,这就比关中现在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经济价值还要高出许多了,有了这个粮食产量在,一亩地的产出,差不多就足以供应一个人一年的主粮消耗,按每个青壮成年人只种植十亩,一年两季来算,两百万青壮来务农,就妥妥的可以保障大唐三千多万百姓的食用口粮了。
大唐三千多万百姓里,真正的青壮人口,只有一千来万,这等于是只用了不到两成的青壮人口,就解决所有人吃饭的问题,让剩余的八成青壮人口,可以去从事其它各个行业,这还不算尚有一些劳动力的中老年的人产出,有这样的基础条件在,大唐的经济,只怕想不飞跃都难。
当然,这个预期,还只存在于孙享福的大致构想之中,即便是要实现第一次良种稻的育种种植,整个过程,也差不多要长达四年时间,而且,这四年最好还要风调雨顺,别出什么大灾才好。
车队刚走了没多大一会,又停了下来,孙享福有些烦躁的出了车厢,招过归队了的张轲问道,“又怎么了。”
“好像,是汉王要出恭。”
“嘿,这帮小家伙还有完没完了,商量好的,轮着来是吧!告诉随行的内侍,到了下一个集镇,我会给他们每个人的车厢里配一个马桶,这些小家伙要拉可以,直接在车厢里解决,没有我的准许,不准停车倒粪便,喜欢拉的,就让他们一路臭到荆州去。”
最大不过十二三岁的一帮小子,有情绪,不想去山南道,却也没想出什么高招来,用这样的办法,拖拖拉拉,延缓行程,受罪的可是他们自己。
现在,除了李泰那小子,因为把大家拉下了水,被大家同仇敌忾,孤立了起来,还算老实之外,也就蜀王李恪,能耐的住性子,在车厢里看看书,做做学问了,其它诸王,尤其是小了一辈的李佑和李愔,比这些瞎磨蹭的家伙,还要难伺候,孙享福直接给负责照顾他们的密卫下了的命令,不行就抽,出了长安,是条龙,你也得盘在车厢里老老实实的。
“凭什么?本王出个恭而已,你孙正明为什么不许,连皇兄,也不带这么不讲理的。”
汉王李元昌同样是个小胖子,之所以这么胖,还要拜岭南敬献过来的甜食所赐,平时他在自己母妃的照顾下,几乎过的是百依百顺的生活,这一出门,便总感觉样样都不好,不过,孙享福很快就让他懂得了,什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