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荆湖熟,天下足(2 / 5)
将的裴律师也一同随行。
其实,当冯智戴领着大军进入山南道地界的时候,大水早都已经退去了,如孙享福所料,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像后世那么恶劣,水灾,一般也不会太大,都是降雨引起的,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雨季一过,水位就差不多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只是被水淹过的田地面积不小,毕竟,湖区的百姓,为了灌溉方便,耕种的田地,地势都比较低。所以,这段时间,水路转运公司的大船,在山南道各州县,收拢了许多因为田地被洪水淹没,而在找出路的百姓们。
现在,已经修好的垸田大堤上,差不多聚集了三四十万百姓,这都占据了整个山南道两成以上的人口了。
这些百姓在大堤上避难的期间,看到了大垸内的稻田和村落的景象之后,瞬间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这种无惧洪涝,几乎不可能遭遇旱灾,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田地里的水位的水稻田,简直是太完美了,难怪他们能种出如此整齐,密集的秧苗。
而且,他们也知道了,朝廷,今后将大力开发这样的垸田,派了十四位王爷来这里亲自种植垸田。
后面,孙享福几乎都没有花费什么力气,他们就非常自愿的听从号召,开始了规模浩大的筑垸工程。
小老百姓,谁不想田地里有一块收成稳定的田地,谁愿意年年都被灾害逼的无路可走呢!倒是冯智戴带领过来的这三万多大军,正好可以帮助孙享福做一些组织管理工作,几十万人的大劳作,具体要管的事情,可不少。
人多的力量就是大,尤其是这些人还配备上了水路转运公司从渭南农具厂运送过来的,大量新式铁器工具的时候。
五月,在稻谷开始出稻花的时候,这些人不仅完成了之前那块筑到了一半,就停下来春耕的垸田,还将紧挨着的第五块田也全部修筑完毕,这五块垸田,加起来差不多有十二万亩大小,按照每户二十多亩来分配,也就能安置个五千户百姓而已,对于几十万在大堤的棚户里生活,想要获得一块自己的垸田的荆湖地区百姓来说,简直是太少了,为了自家能分到这样的好的田地,百姓们是铆足了劲的干,孙享福估计,他们一个月,就能筑城两块能够圈下面积不下三万亩的大堤,并且平整规划好里面的土地,毕竟,一些灌溉用的沟渠,在筑堤用土的时候,就已经开挖出来了。
再之后,孙享福就只需要在给在沿江,沿湖,给他们圈地,让冯智戴直接领着府兵,组织百姓们自己去筑堤就行,而且,由于人手多了,垸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