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农圣 > 第538章 乌龙般的弹劾

第538章 乌龙般的弹劾(3 / 4)

?”

蔡济还在懵逼状态中,就见有站殿的侍卫向自己走来,不是说要彻查么?怎么,反过来要抓我这个上奏之人?

“陛下,臣不过是直言上奏,代地方官员氏族向陛下陈情,何罪之有?您为何无故罢免臣的官职,还要下狱?臣不服。”

“不服?”

“那朕就让你服,长孙尚书,韦侍郎,怎么让他心服口服,就看你们的了。”

李世民说罢,长孙无忌与韦挺对视一眼,意思是你先来说,还是我先来说,最终,由于官阶差距,韦挺请长孙无忌先说。

便见他看向已经被侍卫除去冠冕袍服,按压着跪在地上的蔡济道,“蔡郎中是吧!我户部有一个疑问,你的奏章中所说的蔡,黄,邓,郢,复等沿长江受灾的几州,都是土地肥沃,田地数量超过百万亩,人口数量超过十几万的中州,可为何,他们过往不论是灾年,还是丰年,所创造出来的税收,皆不足万贯,比之山南道其它许多下州都还不如呢?”

“呃,这······”

“老夫就在这朝堂之上,等着你编,看看你能编出什么理由来。”看到跪在地上的蔡璨眼珠子乱转,长孙无忌鄙视的看了他一眼道。

这个,还真不好编,人多,地多,土地肥沃,在大唐的新的税制逐渐的落实之后,你一个中州的财税,会比不过下州,这就有点太说不过去了,毕竟,各方面来说,中州和下州的规模,都是有着一两倍,甚至更多的差距。

看到闷着不吭声的蔡济,李世民气极,便又给了一个眼神韦挺。

收到李世民眼神指示的韦挺也走到蔡济的面前道,“你编不出来吧!那就由我给你举个例子,就拿蔡州来说吧!

掌管常平仓的司农官,在去年秋收之后,以五十文一石大米的价格,四十文一石谷子的价格,强收治下百姓手中的粮食入常平仓,而常平仓入库的账簿上的价格,居然是每石米一百六十文,谷一百四十文,比长安的市价,都高出好几成。

仅此一条,蔡州常平仓的司农官,就能从蔡州的财税中白白拿走超过二十万贯的钱财。

一个中州,全年的财税,总共才多少?

不过二三十万贯而已。

光是这一笔买卖,就能将全年的财税用掉七八成了,加上其它,能有结余才怪。

这么大额度的交易,是谁审批的?这么多的钱财,是怎么从司财官那边流出来的?不用我说,你应该也知道。朝廷的诸公,和陛下,可都不是傻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